第17章(3 / 4)
卜筮即预测。预测形式主要包括谶纬术、占星术、占梦术以及相术。唐朝著名术士很多,比如王远知、叶法善、李淳风、袁天罡、明崇俨、李虚中、刘玄靖、张果、罗公远、邢和璞,其中善于预测的有李淳风、袁天罡、李虚中、邢和璞。
邢和璞长于占卜,身怀怪术,比如能旋转着升至半空中。旋转时,像个大陀螺,白须飘飘,酷极了。最初时,没人知道他有这些特异功能。后来发生的故事,渐渐使人们晓得了他的厉害。
故事有三段:
段成式的朋友山人郑昉首先讲了一个故事。
荆州崔司马是邢和璞故旧。这一年,崔司马病得很重,念念不忘邢和璞。一天,他迷迷糊糊听到有人在挖卧室北墙,于是叫仆人查看,一无所获。一连七天,天天如此。仆人觉得是崔司马死前的幻觉。
这一日,崔司马看到对面那墙壁已被凿透,有一个很大的窟窿,问左右,仆人仍都说墙壁是好好的。又过了一天,崔司马看到窟窿已大如磨盘,便强撑着身子下了床,把脑袋伸进去,看到的竟是一片荒野。他感到奇怪,卧室北边应是他家人住的房子啊,怎么会是荒野?
他看到有几个人正拄着锹站在荒野中,就问对方是干什么的。
那几个人回答:“邢真人让我们来的,他让我们在这凿窟窿,我们只管干活。他还说,崔家司马病得重,让我们加把劲,把窟窿凿大点。”
正在这时,有人大声说:“邢真人来啦!”
只见邢和璞仙风道骨地出现在荒野中。走近后,对崔司马说:“老弟,你的人间阳寿快到了,我刚才去了地府一趟,为你又求了十二岁来。现在没事啦,你好好活着吧!”
说完,被凿有窟窿的墙壁合好如初。
崔司马站在墙壁前发呆。不过,几天后,他的病真的好了。
还有一个故事。邢和璞曾在终南山隐居,因名声很大,很多求道者都在山间造了小房子,追随邢和璞学道。其中有个叫崔曙的青年。一天,邢和璞召集弟子们开会:“过几天,有位异客来拜访我,你们可以每人准备一道小菜儿,放在亭子里,但你们都得在屋子里待着,不准出来观看。”
日子到了,筵席在亭子里摆好,邢和璞果然请来一客,那客人形容怪异:身长五尺,宽三尺,长一大绿脸儿。脸有多长呢?占身子的一半。身着红袍,手持里拿着象牙板子,大笑时,嘴角能一直咧到耳朵。众弟子于窗后窥视、倾听,异客与邢和璞所谈的都不是人间的事(邢下山延一客,长五尺,阔三尺,首居其半,绯衣宽博,横执象笏,其睫疏挥,色若削瓜,鼓髯大笑,吻角侵耳,与邢剧谈,多非人间事故也)。
崔曙偷听着,最后实在忍不住了,从屋里跑出来,异客看到崔后,笑道:“此人莫非是泰山老师?”
邢和璞说:“正是。”
异客说:“转世到现在,跟前生真是有巨大区别!”
直到傍晚,异客才离去。
邢和璞对崔曙说:“刚才那客人是天帝身边的戏臣。他刚才说你是泰山老君转世,上辈子的事你还记得吗?”
第三个故事,是邢和璞跟房琯的。
房琯官至太尉。房琯问生死之事。邢和璞说:“如果你从东南来,去西北,那么就要小心了,此行主凶!但你死之处,既不是馆驿,也不是寺院;既不是在路上,也不是在官署。”
房太尉说:“那我到底死哪儿?”
邢和璞呵呵一笑:“天机。不过,可以告诉你,你是因吃鱼死的,死后你的棺材有可能是龟兹板做的。”
后来,房太尉从袁州去汉州工作,又调赴长安,过阆州,住进一处叫紫极宫的道观。恰巧遇到有工人在那做木器,房太尉闲来观看,觉得那木料特别,一问才知道是产自西域的龟兹板!
这时候,有人通报,阆州刺史知房太尉路过于此,在府内置备了全鱼宴。房太尉仰天长叹:“这里正是我死之地啊。”
房琯是开唐大臣房玄龄的后代,唐玄宗和肃宗时代的宰相。在地方做官时,房琯口碑特别好,不过老兄也有个弱点:好清谈。有点魏晋名士的意思。“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势如破竹,玄宗西行入蜀,危机时刻,作为文臣的房琯主动请兵,征讨叛军。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初冬,发生了著名的“陈涛斜之战”。
这一战之所以著名,主要是因为房琯成了笑柄。
从没带过兵的房琯,在此役中模仿古人,让唐军驱使牛车两千辆与叛军作战,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这一战也成为古代战争史上最离奇的战役。房琯不懂作战,而跟诗人们的关系都不错,比如王维、孟浩然、杜甫。杜甫开始为官就在房琯手下。
“陈涛斜之战”失败后,有人诋毁房琯,而被罢相。
对于房琯的遭遇,杜甫万分同情,认为在当时危难之中,叛军节节紧逼,朝廷中无人敢于应战,房琯作为一名文臣,挺身而出,身先士卒,与叛军对决,虽败犹荣。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安史之乱”平息,朝廷也想起了房琯的忠贞,这一年,年近七旬的房琯在汉州任上被封为刑部尚书,秋八月去长安赴任,路过阆州时便发生了上面的故事。 ↑返回顶部↑
邢和璞长于占卜,身怀怪术,比如能旋转着升至半空中。旋转时,像个大陀螺,白须飘飘,酷极了。最初时,没人知道他有这些特异功能。后来发生的故事,渐渐使人们晓得了他的厉害。
故事有三段:
段成式的朋友山人郑昉首先讲了一个故事。
荆州崔司马是邢和璞故旧。这一年,崔司马病得很重,念念不忘邢和璞。一天,他迷迷糊糊听到有人在挖卧室北墙,于是叫仆人查看,一无所获。一连七天,天天如此。仆人觉得是崔司马死前的幻觉。
这一日,崔司马看到对面那墙壁已被凿透,有一个很大的窟窿,问左右,仆人仍都说墙壁是好好的。又过了一天,崔司马看到窟窿已大如磨盘,便强撑着身子下了床,把脑袋伸进去,看到的竟是一片荒野。他感到奇怪,卧室北边应是他家人住的房子啊,怎么会是荒野?
他看到有几个人正拄着锹站在荒野中,就问对方是干什么的。
那几个人回答:“邢真人让我们来的,他让我们在这凿窟窿,我们只管干活。他还说,崔家司马病得重,让我们加把劲,把窟窿凿大点。”
正在这时,有人大声说:“邢真人来啦!”
只见邢和璞仙风道骨地出现在荒野中。走近后,对崔司马说:“老弟,你的人间阳寿快到了,我刚才去了地府一趟,为你又求了十二岁来。现在没事啦,你好好活着吧!”
说完,被凿有窟窿的墙壁合好如初。
崔司马站在墙壁前发呆。不过,几天后,他的病真的好了。
还有一个故事。邢和璞曾在终南山隐居,因名声很大,很多求道者都在山间造了小房子,追随邢和璞学道。其中有个叫崔曙的青年。一天,邢和璞召集弟子们开会:“过几天,有位异客来拜访我,你们可以每人准备一道小菜儿,放在亭子里,但你们都得在屋子里待着,不准出来观看。”
日子到了,筵席在亭子里摆好,邢和璞果然请来一客,那客人形容怪异:身长五尺,宽三尺,长一大绿脸儿。脸有多长呢?占身子的一半。身着红袍,手持里拿着象牙板子,大笑时,嘴角能一直咧到耳朵。众弟子于窗后窥视、倾听,异客与邢和璞所谈的都不是人间的事(邢下山延一客,长五尺,阔三尺,首居其半,绯衣宽博,横执象笏,其睫疏挥,色若削瓜,鼓髯大笑,吻角侵耳,与邢剧谈,多非人间事故也)。
崔曙偷听着,最后实在忍不住了,从屋里跑出来,异客看到崔后,笑道:“此人莫非是泰山老师?”
邢和璞说:“正是。”
异客说:“转世到现在,跟前生真是有巨大区别!”
直到傍晚,异客才离去。
邢和璞对崔曙说:“刚才那客人是天帝身边的戏臣。他刚才说你是泰山老君转世,上辈子的事你还记得吗?”
第三个故事,是邢和璞跟房琯的。
房琯官至太尉。房琯问生死之事。邢和璞说:“如果你从东南来,去西北,那么就要小心了,此行主凶!但你死之处,既不是馆驿,也不是寺院;既不是在路上,也不是在官署。”
房太尉说:“那我到底死哪儿?”
邢和璞呵呵一笑:“天机。不过,可以告诉你,你是因吃鱼死的,死后你的棺材有可能是龟兹板做的。”
后来,房太尉从袁州去汉州工作,又调赴长安,过阆州,住进一处叫紫极宫的道观。恰巧遇到有工人在那做木器,房太尉闲来观看,觉得那木料特别,一问才知道是产自西域的龟兹板!
这时候,有人通报,阆州刺史知房太尉路过于此,在府内置备了全鱼宴。房太尉仰天长叹:“这里正是我死之地啊。”
房琯是开唐大臣房玄龄的后代,唐玄宗和肃宗时代的宰相。在地方做官时,房琯口碑特别好,不过老兄也有个弱点:好清谈。有点魏晋名士的意思。“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势如破竹,玄宗西行入蜀,危机时刻,作为文臣的房琯主动请兵,征讨叛军。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初冬,发生了著名的“陈涛斜之战”。
这一战之所以著名,主要是因为房琯成了笑柄。
从没带过兵的房琯,在此役中模仿古人,让唐军驱使牛车两千辆与叛军作战,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这一战也成为古代战争史上最离奇的战役。房琯不懂作战,而跟诗人们的关系都不错,比如王维、孟浩然、杜甫。杜甫开始为官就在房琯手下。
“陈涛斜之战”失败后,有人诋毁房琯,而被罢相。
对于房琯的遭遇,杜甫万分同情,认为在当时危难之中,叛军节节紧逼,朝廷中无人敢于应战,房琯作为一名文臣,挺身而出,身先士卒,与叛军对决,虽败犹荣。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安史之乱”平息,朝廷也想起了房琯的忠贞,这一年,年近七旬的房琯在汉州任上被封为刑部尚书,秋八月去长安赴任,路过阆州时便发生了上面的故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