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第138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打仗,那可是会死人的,而死了的人,怎么可能还能回去补给北府兵呢?
  也就是说,当王谧把这一队士兵调配给何无忌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了决定,这些人就算是幸存下来,也只能继续留在建康,不会追随北伐的脚步了。
  对于很多原本是建康京口两地出身的士兵来说,这或许反而是一件好事了。
  毕竟,他们可以先一步踏上回家的路。
  几次征战,无数的危险,都被他们平稳的度过了,他们是勇士,他们也是幸运儿。
  能回家,在这个时刻,对于将士们来说,自然是最好的事。
  更何况,此时此刻,说不定建康城还一片祥和,根本就没有想象当中的混乱,大战呢。
  那不就是直接回家休整了吗?
  还有比这更加美好的事情吗?
  为了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贴心的王谧在挑选追随何无忌的士兵的时候,也动了一番脑筋,专门选择那些家在江左,尤其是在建康城周边郡县的人员。
  这些人,都是王谧预定好了的,不管他们在建康城的表现如何,有没有参战,他都不准备让他们再回来了。
  “凭我的预感,应该已经行动了。”
  “原来,你也有同感。”何无忌很失落,这个时候,他多么希望能够从曾靖这里听到一点点安慰的话。
  然而,这些终究都是美好的期待罢了,相比何无忌,曾靖也是很理智的人。
  司马尚之这一伙人,原本就是要憋着坏心思搞事的,之前一直不动手,那都是因为实力还不足,甚至是,他们还忌惮着王谧统领的北府兵的力量。
  现在北伐大军已经走远,就算是分兵,也极难两头兼顾,于是,这样的好机会就摆在面前,他们怎能不抓住机会,去建康试一试?
  对!
  就是试一试。
  纵观整个司马氏家族,以及整个大晋朝的各位大臣们在反叛的时候的各种行为特征,一个很显著的倾向就是,他们都只是逮到机会就一定要试一试。
  就好像是那个俚语当中所说的:有枣没枣打三竿子。
  就是这样的心理,在驱使着这些人不停的搞事,但是,他们似乎也并不在乎这样做之后的结果是如何的。
  能不能成功?
  成功的几率又有多大?
  无所谓的。
  不满意就干,就是了。
  以至于,在这样的心理引导之下,自然是不能成功的,看看大晋这边的内乱,几乎是一年到头都没有消停的时候,各种叛乱此起彼伏。
  但是呢,你看,大晋朝还挺坚挺的,可不像那些北边的小朝廷,也不似后来的南朝,说倒也就倒下了。
  其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后来的南朝军队更加强悍,更加善战,实际上,如果从现实角度来衡量,整个南朝的军队素养,战斗力,自从刘裕故去之后,就是在逐渐下降当中。
  只不过,有的朝代下降的慢一些,有的朝代,下降的快一些,崩溃的极快。
  同时,还有一个重大的倾向是什么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