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珠番外】柜中枯骨(1)(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人,这便是您的箱笼了。”车行的主事娘子带着人点了点数,“拢共二十七箱,都在这了,劳烦大人清点一番,结了钱我们好回去交账。”
  “好。”李明珠叫了贴身小侍一同清点了一番,足数,封条也没有动过痕迹,“劳烦娘子了,这是先前谈好的价钱,剩余这些给娘子们买酒吃。”他从衣襟里掏出钱袋来,依着数点了几星银两交予主事娘子,“箱笼卸在门内就是。”
  主事娘子瞧了一眼,这宅子是御赐的叁进院,后头附了个小园子。本来这宅子是先帝朝宋员外郎在京里置的宅院。这位宋员外郎攀上了宋常侍的亲缘,自称为宋常侍远房堂亲,得了提拔才办下这么一座精巧小院。谁知宋常侍得势不过两年余便被一剑刺死司天台,今上一路清算宋常侍余党,自然这座宅子也早被抄入了户部,如今却是又赐给了眼前这位大人。
  园子里早有人来修整过了,花木房舍或替换或修葺,全然不见空置了近二十年的样子。主事娘子暗叹,到底是宫里派人来监造,瞧着比外头富户园子精巧得多。只可惜眼前这位大人随侍不过两人,连搬入新宅也要挑了七月七的公休,怕是将来照看不了这么精巧的园子,实在可惜了些。
  “哎,大人这是说哪里话,还得谢谢大人看顾咱们生意。”主事娘子指挥着人将东西卸了,大手一挥喊了一声“收工”,叫人将车赶出来,“咱们这就走了。”至于这位李大人带着两个贴身小侍怎么整理这二十七个箱笼,那又是他们自己的事了。
  待人走了,李明珠才开始检点箱笼。他先同两个小侍搬了衣物到卧房里放了,才又去理书箧。宫里早早遣过人来将宅子里里外外打扫过了,连帷帐都是与禁中同等用度——这自然都是圣人手笔——只等着人搬进来。李明珠轻声叹气,挽起衣袖叫小侍先抬了一个柳木生漆的箱子道:“这一箱放去书……还是放卧房吧。”
  “公子,真放卧房啊?”小侍掂了掂箱子,“我记得这箱是书信。”
  “嗯,放卧房去,那屋里还有个暖阁,拿西暖阁辟作小书房,放那里。”他另从旁搬了个稍小的锦盒一同走过去,“这些放书斋不合适。”
  “哎哟,瞧您宝贝得什么似的……那盒子我来拿就成了,您还亲自搬,咱们家虽然紧巴,公子,可到底也不缺一件官服。实在不行……您、您和本家示个好,自然咱们就搬回去了。”
  “……”李明珠瞥了他一眼,“我和江阳李氏已经没关系了,你不用再提李家。日子紧点一样也能过。”
  “您这真是……寻常像您这般出身的公子们哪个不是不及冠龄便早早寻了贵女配了,就您还在官场上混,又混得艰难,如今年纪大了,做人正室没得贵女愿意收您,偏有个四品官职在身,自降身价做续弦侧室又更不能够,那身份差些的寻常女子愿意入赘,可您又瞧不上。”
  “……你若恨嫁我可以问问本家有没要娶夫的替你留意。”李明珠声音冷了几度,“我是不会嫁的。”
  “公子您别生气,我不是要气您,就是……您总得考虑着些,总不能……”小侍压低了声音,“总不能抱着这箱子过一辈子。人家贵女左拥右抱的,哪还记得您呀。”
  李明珠脚步顿了一下。他身上一凛,过了片刻才道:“……你看过书信内容?”
  “哪用得着我看呢公子,您上次吃醉了酒被人诓了话,谁不知道……”小侍撇了撇嘴,“您是为官的,消息比我灵,见的比我多,那位贵女如何总不比我清楚。”
  李明珠于是叹了口气。是他醉酒说了胡话,也不晓得有没有惹她恼怒。她是天子,喜怒不可形于色,虽那之后也未见得待他有所不同,可她究竟作何想法,却无从得知。
  “公子……”
  “我早过了年纪,我也……”不会嫁给她。要入她后宫,自便须弃了这身功名,自此胸襟抱负全要抛洒,只能为一个内爵……若他真想如此,早在那年春闱前,便早随她入宫去了。
  那时他还是大族李氏的公子,李氏族长有意送一位族中儿郎入宫为侍,偏可巧圣人亲临李氏府邸时一眼瞧见他,笑道“你家这小郎倒很有些先皇后年轻时候气度,朕在国子监见过的”,李俊如何等人物,当下便起了心要送他入宫。
  彼时襄王案才结了不久,宗室被诛者十有七八,不少奏疏请皇帝广选儿郎充实内廷以便襄助后嗣,更有许多人想借此攀上后宫方便仕途。皇帝无可无不可地打太极不表态,自然便有人以为她是为仰仗崔氏,愿先送上后生让她私下纳了,日后再作打算。
  李俊如便是此类,见圣人有意——又是说有先皇后气度——很快便来与他这后生商谈入宫事宜。
  可与她在国子监几面,实在是个乌龙。她是微服往国子监瞧学生,换了身青袍襴衫便往空桌上坐了,只听年轻学生与老师辩经。
  江学士的实务科惯来吵闹。江学士本人是个古板性子,却喜欢学生提出己见,坚持治下须得亲身体验民生疾苦,晓得民人度日琐事方能为用,不可尽信成书。他还是今上即位后又请回来在国子监任教,专攻实务一科。皇帝也是江学士学生,自然是早与学士打了招呼在后头听讲。
  “喏,我看你写了许多,怎不去与江学士辨明呢?”趁着前头另几人与江学士讨论外敌与朝贡时候,她忽而凑过来瞧了一眼。
  “我觉得他们说的都不对,不想和他们一起辩。”少年小郎还是盛气时候,说话也格外不饶人些,“他们总说什么我们兵强马壮,漠北人是来打草谷的,给些赏赐打发掉就是,但他们根本不知道北疆几州每年打草谷时候农人都苦不堪言,商队也要损失许多。更别说我朝养兵靡费,饷银全仰赖税赋。如他们所言,则养兵要耗走税赋,赏赐要舍去税赋,漠北人来抢劫更让百姓交不起税赋。桩桩件件,全是自百姓身上搜寻而来的民脂民膏,长此以往我朝对外军备废弛,对内百姓苦不堪言,又与前朝何异?况且若真有他们说的那么轻松,陛下从前潜龙时又何必亲驻苦寒之地?”
  于是面前女子掩面而笑:“如你之见,该当如何?”
  “开边民之市,如前朝设榷所,我朝军士除护佑城池而外另驻市中;漠北使臣来朝称臣上贺时则以节俭之道示人,财不外露,则不令贼人起心,赏赐便也只与些中原物件,不可使珍宝外流。而我朝也应轻减税赋,藏富于民,教金银货流于市中,均南北东西之奇货而富天下。天下富则国富,国富则兵强,兵强则可驱虎吞狼。”
  她挪了挪身子凑过来,脸埋在书后头小声笑:“我觉得你比他们说得好,要是去考科举定能上榜。”
  “我……”小郎君避开了些,意图消去面上羞涩,“我现在是举人……”
  “那岂不是只要明年春闱便能做进士啦?”她忍不住拍了拍书,“若能早登科,便能早入仕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