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等晚上费通回到家,还没等他坐下,美了一下午的费二奶奶可就憋不住了,跟他一学舌,怎么来怎么去。窝囊废高兴坏了,原地蹦了三圈儿。不单麻烦迎刃而解,过去有这么一句话叫“经手三分肥”,办这档子事,上头得出钱,再经过他的手,能不克扣点儿吗?简直时来运转,因祸得福!费二奶奶也高兴,别的不论,白花花的银元是真格的,炒了俩顺口儿的菜,下午出去买的小河虾下油锅炸得酥脆,外加一碟韭菜炒鸡蛋,烫了一壶酒,两口子吃饱喝足,痛痛快快“热闹”了一晚上。
  转过天来一大早,费通特意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拿胰子洗了三回脸,也仿着费胜那意思,在头发上抹了费二奶奶的梳头油,拎了两个点心匣子,前去拜访韦家后人。韦家住老城厢北门里,一所大“四合套”的房子。天津这“四合套”与北京的“四合院”还不太一样。北京“四合院”门前有一小块空场,门口是八字形大照壁、石狮、拴马桩、宫灯一应俱全;天津城地势有限,宅门前就是里巷胡同,没有空场,从外边看不出排场。那些个富贵人家为了摆谱儿显阔,大多在门楼子上做文章,讲究“虎座门楼一字墙”,门前有石雕石墩,门楼子不施彩绘,而是用砖雕石刻,越有钱的人家,砖雕的图案越精美。韦家大院门口最显眼的还不是砖雕,而是大门顶部的四个大门簪,刻成了四个金钱眼,寓意“财源滚滚,日进斗金”。
  有费胜的面子撑着,费通与老韦家的人谈得挺顺利,最后商定好了,给老韦家按坟头补偿,一个坟头十六块银元。那位说也不太多,不多?韦家大坟好几百座坟头呢,加一起那是多少钱?那么说,费通就找上边要十六块?不能够!他早想好了,往上报二十三块一个坟头,每个坟头给官厅大老爷留出四块钱,余下这三块钱他自己捞一块,另外两块钱分给警察所的弟兄们。商定了价格,韦家给了费通一份祖传的《坟茔葬穴图》,他们家谁的坟安置在哪儿、坟里有什么陪葬,图中均有详细记载。有了《坟茔葬穴图》,活儿就好干了,只等雇好了干活的民夫,就选良辰、择吉日,迁坟动土。按理说办得顺顺当当的事,想不到当天又出了一场大乱子!
  2
  韦家那边说平整了,官厅大老爷这边也没意见,迁坟动土之前还得有一番准备。窝囊废回到警察所,先找虾没头和蟹掉爪两位得力干将商量。蓄水池警察所人多嘴杂,说话不方便,费通自掏腰包,请他们哥儿俩到小酒铺中叙话,自己有什么地方想不周全,也好让他们俩出出主意、想想办法。俗话怎么说的?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
  虾、蟹二人见巡官大人自掏腰包请客,也觉心里高兴、脸上有光。三人大摇大摆直奔小酒铺。说去哪家?没字号!就在把着西关大街路南,有这么一处外明里暗的小门脸儿,归拢包堆三四张油渍斑斑的桌子,围几条长板凳有高有矮。酒无好酒,菜无好菜,全是又便宜又简单的东西。凉菜像什么炸花生、拌豆腐、姜末松花、麻酱黄瓜,都提前装好盘子在柜台后头摆着,谁买谁端走;热炒无非是烧茄子、烩白菜、炒土豆丝,最多来个辣子鸡丁,这就到头儿了。你说我要个软炸虾仁儿、糖醋活鱼、清蒸蛤什蟆、江米酿鸭子、脱了骨的扒肘子,对不起您哪,不预备,想吃这些东西,上城里找大饭庄子去。来此喝酒的全是穷老百姓,睁眼就欠着一天的饭钱,花上十个八个大子儿,还得喝美了、吃饱了。您还别嫌次,这就算好的。有的小酒铺连菜都不预备,也没有桌椅板凳,一进屋迎门儿就是柜台。喝酒的来了,在柜台跟前站着喝,掌柜的身后一排酒坛子,上面挂着酒提,喝多少打多少。没有好酒,全是小烧锅、小作坊里自酿的烧刀子,打在杯里浑汤子相仿,又辣又烈,喝下去当时就烧心。酒量小的来上一口,一脑袋能栽那儿,不是因为酒本身的劲儿大,里边加了砒霜。别看砒霜是毒药,也得分怎么加,加多了是谋财害命,加少了可以给酒增加力道。酒铺老板每次到烧锅打酒之前,用毛笔蘸砒霜在酒坛子里边横竖画一个十字,再把酒倒进去,劲头儿就翻倍了,也分不出是酒劲儿还是药劲儿,反正能过瘾就行。下酒的东西无非是花生、豆腐干、老虎豆儿,其余的一概没有。来这儿喝酒的全是穷得叮当山响的苦大力,拉了一天胶皮,或者扛了一天大包,过来解解馋。其中还不乏卖浆吃饭的,在过去来讲叫“卖浆”,说白了就是卖血。这些人虽然穷,酒瘾可不小,好不容易攒了俩大子儿,够买酒可不够买菜的。他们也有主意,有的随身带一个木头楔子,喝酒的时候嗍一口楔子,喝一口酒。他这木头楔子不是家具上拆下来的,而是酱菜园里用来封酱菜缸的楔子,上面多少蘸了点儿酱菜味儿。还有的酒鬼,从家里带面酱来下酒,就捧在手心儿里,打家出来一路举着手来到酒铺,看见熟人都不打招呼,怕酱撒了,到时候舔一口面酱,喝一口酒,酒喝光了,手也舔干净了。另外,还有的人常年兜儿里揣着块水果糖,平时舍不得吃,喝酒的时候拿出来,舌头尖儿舔着糖就酒,喝完了再用糖纸包好,下次喝酒再用,这一块糖够舔半年的。
  咱再说费通三人进了这家小酒铺,挨墙角找了张桌子,俩凉俩热要了四碟儿菜,一人面前一个白瓷杯,二两老白干正好倒满,三个人一起捏咕迁坟这件事。这虾没头和蟹掉爪一向狐假虎威,自打费通当上巡官,他们俩靠着溜须拍马的本事成了费通的左右手,那可真是十冬腊月穿裤衩——抖起来了。没等费通说话,虾没头先捧上了:“二哥,咱不说别的,那老韦家多大势力,动人家的祖坟,整个天津卫除了您,谁还有这么大面子?”蟹掉爪不能让虾没头抢了风头:“我说老虾米,你这话说得我不爱听,老韦家的坟算什么?我实话告诉你,就是皇上老爷子的坟挡了咱的路,那也就是费二哥一句话的事!”
  这俩你一言我一语、一逗一捧,跟说相声似的,把个窝囊废捧得如同腾云驾雾一般飘飘忽忽。费通端起白瓷杯喝了一口酒,酒劲儿往脑袋上撞,忽然想起找这俩货来还真有正事要商量,当即定了定神:“得了,你们俩先别聊这个,咱得说说正事,看看这迁坟的活儿怎么干。”虾没头一拍胸脯:“二哥,怎么干还不得听您吩咐吗?您指东我们不朝西,您让我们打狗我们不能撵鸡啊!”蟹掉爪也不闲着,夹了一筷子松花塞进嘴里:“没错,我们这叫唯马首是瞻,听天由命!”费通心想:“这他妈哪儿跟哪儿啊,真要听了他们的,什么事也干不成,看来大主意还是得自己拿。”
  当下在酒桌上部署了一番,他让虾没头出去找干活儿的民夫,别一个一个找,直接上公所找那些帮闲打八岔的。再让蟹掉爪去南门口找崔老道,找老道干什么呢?先选黄道吉日,定下起坟的时辰,当天动土之前,烧黄纸、洒净水、焚香念咒,这一整套过场必须有道门中人来做,没他们坐镇,总是差点儿意思。崔老道对此了如指掌,找他再合适不过。蟹掉爪却把脑袋一摇,告诉费通,甭去了,崔老道不在天津城,听说他头些日子在人家大宅门儿里作法,一不留神犯了口讳,让人打成烂酸梨了,后来躲到外地避风头去了。不过不要紧,天津卫不止他一个老道,没有崔老道这个臭鸡蛋,照样做得了槽子糕。费通让蟹掉爪上吕祖堂找一个道士,定下黄道吉日。吕祖堂里供奉的是吕洞宾,虽然说庚子年闹义和团,把这座道观当成了总坛口,折腾了一溜够,香火已大不如前,但老韦家是天津八大家,吕洞宾可是八仙,请八仙来办八大家的事,必定马到成功。想到此处,费通暗自得意,觉得自己太高明了。他又拉了个单子,办齐一切应用之物。话说回来,买东西、雇民夫、请老道的钱,可不能从那二十三块银元中出,这得找上边另要,自然少不了又是一番克扣。
  有书则长,无书则短,转眼到了正日子,费通一早带领手下一众巡警来到韦家大坟。这一天响晴白日,万里无云,坟地边上看热闹的百姓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风不透雨不漏。天津卫闲人多,有事没事都爱凑热闹,马路上出点儿大事小情,看热闹的人不动地方就能围观几个时辰,完事后还得议论半天,这一天算是有交代了。蓄水池一带住的绝大多数是穷苦人,赶上这么个节骨眼儿,谁不想看看大户人家祖坟里埋的是什么?头一天费通已经派人在坟地边上搭好了一座棚子,门口设一张供桌,上摆香蜡纸码、净水铜铃。棚中还有几张八仙桌子,围着条凳,桌上几盘水果点心,这是给韦家人准备的,吃不吃也得摆上,这叫热汤面不上桌——端着。棚子旁边另有一张长桌,桌子后头坐了几位穿长袍、戴眼镜的老先生。这是从附近学馆请来的,各带笔墨纸砚,由他们负责登记。从坟地中起出棺材,得按照《坟茔葬穴图》逐一对上号,缺一件短一样也不行。棚外还站了三十个人高马大、精强力壮的民夫,全是虾没头从公所找来干活儿的。众人面前有一排大水缸,这可不是喝的。韦家有钱有势,《坟茔葬穴图》上标得清清楚楚,埋在坟中的大棺材全是上等木料,历年虽久,却完好无损。但是后来成了乱葬岗子,什么人都往里边埋,棺材多为一寸来厚的薄皮匣子,或用破席子卷了,其中的死人侥幸没让野狗掏了,至今也仅余骸骨,倘若有家主来认领,这边给挖出来,自行抬走掩埋。还有很多没主儿的坟包子,挖出的尸骨也不能乱扔,装进水缸集中掩埋。干活儿的民夫身后是几位婶子大娘,费二奶奶也在其中,带着大笸箩,上边盖了棉被。笸箩里是从馒头铺定来的馒头,一个个又大又圆小皮球相仿,还有酱牛肉和咸菜条。等一众挖坟的民夫干累了,拿这些当晌午饭。另有一口大锅,锅里是提前熬好的小米绿豆粥,旁边支着个炭炉,炉子上烧着开水,干活儿的渴了,边上有大海碗,往碗里抓一把茶叶沏上开水,这就能喝茶。费通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把费二奶奶从家里叫来管民夫的伙食,赚点儿小钱不说,主要是还能克扣几斤酱牛肉,够自己回家吃十天半个月的。
  费通还真是当巡官的料儿,的确想得周到,上上下下布置得有条不紊,谁来看都得挑大拇指,称赞一声“得体”。一干人等各归各位,严阵以待,如今真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谁是东风?窝囊废?他充其量是一幺鸡,东风说的是韦家后人,主家不来,这坟不能动。到了约定好的时辰,韦家一众人等到了。当家的老爷子不能亲自出面,儿子、孙子里选这么几个精明能干的,穿着西服革履,坐着汽车来到坟地边上。费通赶忙迎上前去,亲手拉开车门,点头哈腰,做足了礼数,引入棚中落座看茶。简单客气了几句,主家一点头,棚子外边马上开始放鞭炮,这边的二踢脚“叮当五六”也点上了,从吕祖堂请来的老道开始作法。常言道“穷不改门,富不迁坟”,说的就是迁坟之事不可随意而为。无奈官厅有令,“韦家大坟”不动不行,胳膊拧不过大腿,反正迟早得迁,还不如给个顺水人情,但是必须得有面子,不能让外人觉得韦家的势力不比从前了。既然要迁坟,那就得按老祖宗的规矩,摆案上香,烧黄裱、洒净水、摇铜铃,祷告先祖动迁原因,迁往何处,祈求老祖宗保佑世代平安。话说老道走完了过场高喊一声:“吉时已到,起坟!”韦家后人虽然穿着西装革履,可这种事还得依着老祖宗的规矩,面冲大坟齐刷刷跪成一排,磕上四个头,得给在场的老百姓瞧瞧,别看祖坟已然无人打理,但我们韦家全是孝子贤孙,礼数绝不能少。磕完头站起来扭身就走,其余的事人家就不管了。
  这时候可就看费通的了,只见他一声令下,三十个大小伙子把身上的小褂脱下来,亮出一身的疙瘩肉,手心里吐了两口唾沫,抄家伙这就准备干活儿。前文书咱说了,韦家大坟的坟头不下几百座,可不能逮哪个挖哪个,必须按照葬穴图上的顺序来,有长有幼、有先有后。韦家抬过旗,在大清朝的身份地位比汉人高,科举考试有优待,打官司有偏向,就连坟穴也是大有讲究。汉人多为平排式,正中为祖先,后代则往两侧平排延伸。旗人通常是三穴连珠,前头一个后头俩,构成“品”字形。或者五穴连珠,中间是祖坟,两边各埋妻妾儿女,这叫燕别翅。如果说再往后埋,就要顺着“翅尾”打坑,讲究“男靠明堂女把边”,左穴位为明堂,右穴位为边。可也不是绝对的,比方说原配夫人没有子嗣,偏房夫人倒是生了个儿子,偏房死后就可以埋在明堂的位置,原配夫人则埋在右边,把丈夫夹在中间,这叫“夹葬”,民间也有个俗称叫“挡风”。过去常有妇女跟孩子说,“将来我去给你爹挡挡风”,这个话就是这么来的。
  闲言少叙,只说众人按葬穴图先找到韦家先祖的穴位。这个大坟头在坟地尽里边,如同一座小山,因为长时间无人打理,坟上的荒草老高,石碑也倒在一旁。据《坟茔葬穴图》记载,这座大坟中陪葬的珍宝最多。当初商议的时候,韦家提出过条件,别的坟无所谓,单单这座坟,起出棺材之后,必须把虫蛀、渗水的地方补上,刷一遍大漆,再换一条陀罗尼经被。他们家之所以发迹,全凭这位老祖宗保佑,如今动土起棺,顺带让老祖宗舒坦舒坦。
  此时此刻,窝囊废的相儿可大了,坟地里里外外这么多人,全听他一人调遣,众多百姓面前,这可是露脸的机会。他指手画脚命令一众民夫,先将坟前倒掉的石碑抬到推车上,铲平了坟头再往下挖。众民夫甩开膀子一通猛干,九河下梢的地皮浅,挖不多久,坟里的水就渗出来了。这些个壮劳力赤着脚、蹚着浑水挥镐抡锨。费通站在坟坑外边看着,心说:“这些小伙子真不白给,干活儿不惜力气,照这个意思,用不了几天即可完工,只等到时候点票子、数洋钱了。”正得意间,只听挖土的小伙子里有人叫了一声:“哎哟!碰上硬茬儿了!”
  3
  在场的众人一阵骚动,看热闹的不嫌事大,全把目光投了过去,但是挖开的坟坑里积满了黑水,什么也看不见。费通问刚才喊话的那位:“碰上什么硬茬儿了?”那位也说不出是什么,铁锹碰到个东西,说是棺材又不太像,因为格外巨大。当时还没有抽水泵,只得从坟坑侧面挖开一道土沟,将没过腿肚子的泥水引出去。众人这才看明白,坟中是一尊漆黑的巨椁,看那个头儿足能装下两三具大号棺材。
  费通直嘬牙花子,《坟茔葬穴图》上有记载,坟中有一套棺椁,外椁内棺,没想到是这么个庞然大物,这得有多沉?他不能显得手足无措,高声招呼一众民夫:“哥儿几个哥儿几个,受累多卖卖力气,完事儿咱白面馒头、酱牛肉敞开了吃,管够!”
  找来这些干活儿的民夫,个儿顶个儿的棒小伙子,全是帮闲的,又叫打八岔的,什么手艺也不会,凭身上的力气挣饭吃。平时挣不出仨瓜俩枣儿来,轻易吃不上细粮,一听说有白面馒头、酱牛肉,那简直是过年了,一个个直咽口水,铆足了力气手底下紧忙活,恨不得赶快干完了开饭。不出费通所料,仅凭这几十个人,纵使用上了吃奶的力气,甭说把那棺椁抬上来,挪动一下都不可能。众人一齐望向费通,等他拿主意。
  费通也是耗子拿花椒——麻爪了,棺椁抬不上来,后边的活儿就没法干,只得求在场看热闹的闲人帮帮忙。可他求告了半天,谁也不愿意伸手,怕沾上晦气。费通见求爷爷告奶奶这套没用,把心一横,瞪起小眼睛,看见谁喊谁:“我告诉你小二子,你要不过来,哪天你犯了事,别说我不保你。还有挑水的大老李,别你妈揣手看热闹,头些日子你干了什么你自己心里明白,没找你是给你留面子,赶紧下来搭把手。姓袁的你也下来,你要不下来,往后你在园子里说相声,有人闹场我可不管。”那位问了,说相声的不去卖艺赚钱,怎么也跑来看热闹?一般来讲,说相声的都是下午开始演出,一直演到半夜。再者说,过去艺人也讲究体验生活,遇上什么新鲜事,别人看完了顶多当成谈资,艺人可是入了脑子走了心思,当天演出时就能把这个事加几个“包袱”编排成“现挂”,没准儿就从“倒二”改“攒底”了。费通这一通吓唬还真顶用,您想啊,大白天什么也不干,专门来坟地看热闹的人,大多是游手好闲之辈,谁能没点儿短处?有几位亏着心的,立马跳下坟坑帮忙,一个拽俩,俩拽四个,帮忙的人把坑都占满了。众人俯下身来,两只手抠住棺椁底帮,费通在旁边喊号子,“一、二、三,三、二、一”地喊了半天,众人一起铆足了劲儿,却似蚍蜉撼树,棺椁一动也不见动,费通急得原地直蹽蹦。
  这一下窝囊废真没主意了,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虾没头凑过来给费通出主意:“费头儿,韦家大坟南边不是有个冰窖吗?”
  费通把话一拦:“这又不是运死尸,还得拿冰镇上?”
  虾没头说:“嗨!您没听明白,镇着干什么?冰窖里不有绞盘吗?咱把那玩意儿借来不就行了?”
  费通茅塞顿开:“对对对,还是你脑袋瓜子好使,别愣着了,赶紧去吧!”
  旧时天津卫大大小小的冰窖不少,有官办的也有民办的,寒冬腊月在河中采冰,运回来窖穴而贮,其余三季拿出来卖。伏天销路最好,像什么鲜货行、渔行这样的买卖,常年离不开冰;小生意也有用冰的,比方说卖酸梅汤的、卖雪花酪的,这些消渴解暑的东西,非得冰冰凉凉的才有销路;老百姓家里也买,镇个西瓜、冰点儿凉茶,又方便还不贵。富贵人家那时候就有冰箱,其实就是一个木头柜子,里面分两层,上层放食物,下层放冰块。冰窖里都有绞盘,因为冬天从河里采上来的大冰坨子足有上千斤,靠人力根本弄不上来,就得在河边架设绞盘,用牲口往上拉。虾没头领命直奔冰窖,去得快回来得也快。开冰窖的可惹不起巡警,眼下这又是官厅大老爷亲自派下来的差事,找你借东西是瞧得起你,不光绞盘,连骡子带牲口把式全借来了。众民夫七手八脚过来帮忙,在坟坑边布置了绞盘,有人跳进去用粗大的麻绳捆住棺椁。那边把骡子也套上了,牲口把式一扬鞭子“驾驾驾,喔喔喔”,两头大骡子原地打转拉动绞盘,麻绳一圈一圈越转越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缓缓将金丝楠木的大棺椁往上抬升,泥水顺椁盖“沥沥啦啦”淌落。有人找来脚手板子搭在大坑两侧,铺设一层原木,再把棺椁放在原木上,用绞盘平行拖动,稳稳当当挪到地面上。从近处看,棺椁更为巨大,大漆脱落的地方露出木料,也是乌黑锃亮的,道道金丝隐在其中。正经的金丝楠阴沉,又叫乌木,埋在坟土泥水中一两百年,如今出了土,见了天,大漆依旧光亮如新,可以照见人影,在场之人无不惊叹。
  周围看热闹的人群交头接耳,纷纷议论。其中有个木匠师傅,一眼就看出门道了,嘴里不停叨咕:“真开了眼了,我干了这么多年木匠活儿,这还是大闺女上轿——头一回,头一次看见这么阔气的套棺。您看看,料多讲究咱先不提,您就看这工,没用一根钉子,独拼独面、榫卯相连,这玩意儿可太少见了!”
  而今把棺椁抬上来了,下一步得按照韦家的吩咐,开棺整理。换一条陀罗尼经被,也就是裹尸的锦被,再重上一道大漆。费通让人用杉篙搭起脚手架子,上边按了滑轮,点手唤过十几个膀大腰圆的小伙子,手持鸭嘴撬棍,顺椁盖下方插进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裤腰带崩断了三四条,才撬开一点儿缝隙,用绳子穿过去将椁盖捆上,经过滑轮再与绞盘连接。牲口把式赶着两头大骡子再次转动轮轴,升起椁盖吊到半空。棺椁中满是黄褐色的尸水,这些浑汤子不仅是死人身上出的,还有从缝隙里渗进来的,按说该当腥臭难闻才对,围观之人却嗅到一股子异香。
  费通顾不得香臭,只想把活儿干完赶紧分钱。他命人拿来大海碗,也叫和尚碗,一碗一碗将棺椁里的水淘出去。瞧见里边的内棺,众人恍然大悟,怪不得刚才香气扑鼻,原来金丝楠的木椁中装着一具黑檀木棺材,深埋多年还发出檀木的清香,这得是多好的木头?
  外椁中的尸水见了底,看热闹的又是一片哗然。但见棺与椁之间的空隙中,依次摆放了十八盏莲花灯,连灯架带灯托足有一尺多高,皆为赤金打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围观的人们全看红了眼,咂着舌头在暗暗盘算,一盏赤金灯至少二斤多,十八盏得多少钱哪?
  众目睽睽之下,费通不敢打歪主意,忙让先生登录在册,亲自拿来一条大口袋,小心翼翼将这十八盏莲花灯装进去,交给手下收好,等到再下葬的时候,还得给人家摆上。在此之前务必严加看管,磕掉一个花瓣儿也赔不起。接下来该起内棺了,此时此刻,围观民众全盯着那具黑檀木的棺材,仅在外椁中就这么多金子,棺材里头指不定还有多少陪葬的珍宝呢!
  旧时迁坟老例儿多,死人不能见天。费二爷想得周全,早就准备好了杉篙、苫布,几个干活儿的民夫手脚麻利,没一会儿便搭起一座天棚。再次转动绞盘,将黑檀木的棺材抬出,稳稳当当停在金丝楠木椁旁边,檀香气味越发浓烈。看热闹的全瞪大了眼,想在开棺的那一刻,瞧瞧棺中这位达官显贵的尊荣。怎知黑檀木的棺材浑然天成一般,看不出任何缝隙,连根绣花针都插不进去,鸭嘴撬棍也派不上用场,又不可能大刀阔斧地劈棺。在当时来说,这样一具檀木棺材,怎么也得千八百块银元,劈了谁赔得起?费通急中生智,叫来虾没头和蟹掉爪,让他们前去搬请一位高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