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5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阳城市准备建成一所工业中专,教育部的批文已经下来了,现在就等动工,最迟两年后就能开始招生,到时候必将是最佳选择。
  历来,委培生的录取分数都是偏低的,如果孩子们连那点基础分都考不到,那基本也没啥学习能力,即使硬塞进去也学不到有用的东西。
  所以,去学前肯定要提前通知他们,认真复习一下功课,划一个分数线,过线才能参加委培。相信到时候报名的人肯定很多,因为这可是能唯一改变他们命运的机会啊!进去以后不用交学费,三年或四年出来就有工作,这样的好事儿谁不想争取?
  “当然,咱们也不能白费功夫吃力不讨好。”绿真笑眯了眼,像只小狐狸似的,“入学前必须签订合同,毕业后来大河集团旗下企业工作,最短工作年限十年,如果违约的话将面临一定数额的违约金。”
  顾学章点头,“不错。”
  绿真跳起来,“那爸爸的意思就是同意啦?”
  顾学章笑着说:“是,赞成,你自己去联系学校,村民动员工作市里来做。”其实压根不用动员,多的是人报名,说不定为了个名额还能打起来呢!
  想起那副画面,父女俩又笑了。
  本来野钓就是图个乐子,他们钓了十几尾小鱼和小虾,最后把几条太小的放生,提着五条“大鱼”回家,刮了鱼鳞,放几片生姜葱头和豆腐,烧汤又鲜又香,绿真一个人能喝下半盆。
  小汤圆又撑得抱着肚子跑厕所啦!
  顾学章和崔绿真都是办事效率很高的人,说干就干,在牛屎沟住了两天,星期天下午离开村子回到苏家沟。当天晚上,她跟春苗和黄外公开了个简短的电话会议,他们都同意以这样的方式培养人才,但在资助金额上有点分歧。
  黄外公想要每个专业资助五万元,准备资助化工、建筑、工商管理、法律四个专业,共二十万元。
  但春苗的意见是每个专业资助八万,反正培养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毕业一茬可以再来一茬,牛屎沟孩子不够,可以把范围扩大到大河口,甚至阳城市……以后,最值钱的绝对是人才。
  崔绿真觉着还挺有道理,又给外公做思想工作,说捐钱不是白捐的,时间长了总能连本带利收回来,可错过这次机会想要再插足教育行业,却是难上加难的。
  黄外公当然听她的,连连说“好”。
  绿真星期一早上开着车就上省城去了,手里带着大河集团的各项从业资格和执照证书,首先奔赴石兰省化工学校,虽然比不上几所赫赫有名的化工类大学,但这在省内也是遥遥领先的。
  校办老师见门口进来个穿白衬衣解放裤的女孩,两根黑亮的麻花辫垂在肩头,既青春又大方,他在学校里还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女生,也不知道是哪个系的。
  “同学你找谁?”
  绿真笑了笑,“老师你好,我找一下贵校的校长。”
  对方一愣,“你不是我们学校的?”也对,不然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学生工作,怎么会没印象呢?
  “是的,我是石兰省大河集团旗下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工作人员。”
  老师听得一愣一愣的,“不好意思,我们学校不盖房子。”
  绿真眨巴眨巴眼,“为什么?”全社会都在大兴土木,哪个学校不盖分校?现在的分校别看偏僻,十几年后那就是整个城市的繁华地段,各个学校都在“圈地”造楼呢。
  这词还是绿真从报纸上学来的。自从去年四月份,海南设省以后,成为全国这么多个省级行政单位里最年轻、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后,整个海南省成为全年人口流动最大的省份,光从广东湛江到海南的青年,就有十万之多!
  十万人是啥概念,相当于一个小型规模的地级市人口了!要知道当时海南岛本省人口都只有二十三万,相当于一下子涌入了半个省的人口!规模之壮观,可以想见。
  报纸上将之称为“十万人才过海峡”,民间开饭馆的个体户将自家食品称为“人才饭”、“人才面条”、“人才饺子”【1】,真是几十年未有的热闹!
  南下大军们在海南岛当翻译、当老师、当律师,有资本的则是开工厂,盖房子,承包土地种热带水果,种橡胶……颇有“圈地造楼”的架势。
  内陆省份受这阵热潮影响,也纷纷开始大兴土木,圈地造楼,尤其是受国家财政补贴的高校,那叫一个热闹,不盖分校区的学校那都不是合格的大学。
  负责接待的老师叹口气,“谁不想盖房子啊,咱们学校到现在都没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实验基地,财政上没钱,咱们学校总不能上大街乞讨吧?”
  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很健谈的老师,绿真于是引着他,聊起学校这几年的发展情况,无非就是没钱——硬件设施跟不上——学生毕业进了工厂两眼一抹上都在流传省化工学校“不行”,在别的学校报考人数连年递增的情况下,他们有些专业居然还招不够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