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选择(上)(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跟着浪川博多的人不用有太多的任务,他们只是需要知道浪川博多到底见了什么人,然后这些人到底去了什么地方就可以了,整个博多城虽然都在大唐士兵的控制之下,但是城市不可能完全禁止这些人出入,这个时代的倭国人并不多。
  就像是博多城,虽然作为倭国的第一大港口,但是实际上整个博多城的人口数量只有区区十万人左右,如果是大唐的第一大港口的话,估计人口至少在三十万以上。
  参考大唐位于长江边上的几个重要港口城市就知道了。
  这还是因为博多城确实是倭国最重要的港口,整个倭国目前的人口数量按照霍刚的估计大概也就是200万上下,甚至不到200万。参考后世大约在明朝时期,也就是日本战国时期,大约人口数量才有不到800万。
  而那个时候因为日本的技术以及各个方面科技的发展,让日本的社会人口可以稳定增加,而目前这个时期,日本的第一次改革还没有彻底完成,所以这个时期的倭国人口数量绝对不多,日本完成第一次封建社会改革就在唐朝,是不断的派遣人跟唐朝学习之后改革的。
  但是并不是现在,而是在贞观末年的孝德天皇才提出了改革,目前的日本天皇根本没有改革完成。
  所以这个时期的日本总人口数量最多也就是不到二百万人。
  按照这个人口比例来计算的话,甚至都不如整个长安的人口多,长安两个县的人口可都是接近百万的,将来更是超过百万。
  而李泰自然也是知道这个数据的,他也是从霍刚那里知道的,推算一个国家的大概人口,其实在这个时代根据一些数据统计并不难。
  大概参考这个国家的粮食种植情况,然后大概的粮食亩数等等就能推断出可以养活多少人口了,所以这个时期的李泰想要拿下倭国其实并不难。
  按照200万人口计算,一半的男性,然后算上三分之一的青壮年,也就是只有三十多万青壮年。
  三十多万的青壮年真正参军的能有多少?满打满算加起来连十万人都没有,倭国天皇也不可能凑足十万人的军队。
  但是大唐如果想的话,现在可以轻松拉出十万人的军队来,完全可以横扫整个倭国。
  当然,两个国家的全面战争,那就跟现在不一样了,首先后勤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因为如果不想后面没有办法统治的话,那必然是要对待普通的百姓好一些。
  如果是好一些的话,那么粮食就不可能抢夺普通百姓的粮食,那十万人的军队如果全靠海运支撑,消耗不少,因为海运还需要运输其他的后勤物资。
  对大唐来说,真的是得不偿失,真不如李泰之前的计划,按照李泰的计划,恐怕最多也就是四五年的时间就可以反扑了。
  而那个时候甚至都不用大唐的军队就可以。
  浪川博多在离开城主府之后,他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按照李泰所说的,第一时间让人传达了各种各样的命令,首先就是稳住了博多城的局面。
  不得不说,倭国人的文化里面因为被驯服的太多了,所以崇拜强者这种性格和文化让他们骨子里面对现在的大唐充满了崇敬,加上李泰的军队虽然在占领城市的过程当中杀了几十个士兵,但是也就是几十个士兵而已。
  这对占领一座城市而言已经是非常少的代价了,除此之外,这些士兵对于普通人根本就是秋毫不犯,所以整个城市的环境居然异常的稳定。
  而且港口的舰队并没有限制那些渔船出入,不过该探听的消息还是要探听,而且这个探听消息都不用李泰去交代,浪川博多自然就交代人去做了。
  他可没忘记,李泰是因为什么来的,如果不找到那帮海盗的话,这件事就不可能结束,虽然现在看起来似乎也不太可能轻易结束了,因为他可没有忘记,李泰说了大唐的使团已经直接向难波京去了。
  不过浪川博多在出去一天之后,发现李泰并没有过多的为难他,犹豫了一下他将自己的家臣叫到了一起。
  “藤野,你觉得这一次大唐的皇子殿下过来,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该怎么处理。”浪川博多直接开口问道。
  藤野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瘦小老人,虽然他的身材并不大,但是这个人却是博多家族有名的智者,从浪川博多的名字就看的出来,浪川博多是贵族,他有自己的氏族,博多氏。
  倭国的百姓是没有姓氏的,他们只有名,而传承到后世的日本名之所以奇怪,是因为在这个时代的倭国,也是有户籍一说的,倭国的最早传承学习自汉朝,而户籍制度自然也是直接学习过来的。
  而他们出生在登记的时候,户籍官往往会根据他们住的地方直接给他们命名,比如说,藤野,原野,田野,如果住在山旁边,就直接以山下,山上,山中等类似的名字命名,诸如此类的,田中,井上等等都是出自于这个发展。
  而到了大唐时期,倭国的天皇为了稳定周围的统治,开始给一些贵族赐予姓氏,而这些氏族往往会有根据他们的官名,职位名,地理等等,有不同的氏族。
  比如说住在倭国曾经的其他小国出云国,那么就叫出云氏,负责祭祀就叫忌部氏等等。
  而博多氏同样也是赐名,就是因为博多港这个位置,这里也曾经是一个单独的国家,后来被倭国征服之后,自然是由天皇直接赐名了,实际上这个时期的日本准确的说,国君是叫大王,而不是叫天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