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幕北剧变(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单于庭大帐立到哪里,本部的牧畜就吃到哪里!
  笼统的来讲,匈奴冒顿、老上统治时期的蹛林大会,在某种程度上,和华夏文明后世的科举制度,具有相当一部分相似性。
  只是相较于考验四书五经、儒家经典的考举,匈奴的蹛林大会,更像是‘武举’。
  对于蹛林大会所选拔出的人才,匈奴的分配也颇具考据特色:成绩一般的在地方(部族)做官,最好的那一批在朝廷(单于庭)做事。
  相应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财富,也都与后世中原考举制度后的状况高度相似。
  如大明朝的‘秀才不交税’,便是匈奴的‘勇士不放牧’。
  但今年的状况,显然和过去几年有所不同。
  ——去年年初,单于庭提前半个多月抵达龙城附近,离开的时间也同样比往年晚了小半个月。
  原本只停驻15-20天的单于庭,去年却和整个匈奴的部族头人、贵族,以及所携带而来上贡的牧畜,在龙城左近的草场待了将近50天!
  如此长时间的滞留,对龙城附近,甚至于对整个幕北草原的部族而言,都是无法承受的巨大打击。
  ——要知道光是单于庭本部,就有足足四十万人!
  随单于庭一起前来的牛羊牧畜群,更是高达数百万!
  四十万壮年男子、数百万头牛羊牧畜人吃马嚼、人畜粪便,对草场本身就是令人无法想象的巨大伤害。
  再加上滞留时间翻倍,更是让幕北草场受到的影响,呈指数上升。
  而这个影响所带来的苦果,基本在去年冬天,被幕北各部族含泪吞下。
  ——整个冬天,幕北饿死的牛羊牧畜,将近十万头!
  情况最好的几个大部族,也承受了牧畜冻死、饿死五分之一,人口锐减四分之一以上的惨痛代价!
  更让这几个部族的头人心如刀绞的是:四分之一的人口损失当中,并没有将另一个重要的生产工具——奴隶统计在内···
  只能说,经过去年冬天的残酷洗礼,幕北所有的中、大型部族,都遭受了无法磨灭的巨大打击。
  至于小部族···
  ——在经历那样一个残酷的冬天之后,幕北草原上,基本不可能会有小部族幸存!
  八成以上的小部族,都没能抗过冬天的饥饿和寒冷,全族冻死在了毡帐之内。
  当春天到来,河流开化之时,那些小部族的牧民、牧畜被发现的时候,大都还维持着死亡前的模样。
  母亲紧紧将孩子抱在怀里,干瘪的胸脯却挤不出一滴母乳;
  父亲带着匕首走出毡帐,在不远处的树边坐下喘息的模样,就成了冻死前的最后一瞬间;
  奴隶钻到了牛羊圈,试图和牧畜一起报团取暖,但直到和牧畜一起饿死的那一瞬间,奴隶都没敢去找把刀,从牧畜身上割下一块肉···
  剩下那两成勉强熬过这个冬天的小部族,则是在春天到来的第一时间,就带上了自己所有的家当,找到了一家自己所能来到的大部族,请求‘内附’。
  贵族成为牧主,牧主成为牧民,牧民成为奴隶,奴隶,则成为允许该部族‘内附’的礼物···
  虽然草原一直都有‘报团取暖’的普行价值,但部落之间的合并,却并非是部族头人脑袋一拍,找个大部族作为倚靠,就能完成的。
  唯一能促使部族合并,导致整个部族阶级下降的,只有生存,以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