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丝织坊(1 / 2)
汪家夫妇俩听闻这个于他们一家子而言可说是大喜事的消息,忍不住心头雀跃。
“这……可是真的?”只是照料五亩新地,一年能得三两银子,秋收后还能得一成收成。这么好的事儿哪里去找。
“既然来找你们说了,自然是真的。”苏水潋含笑点头。汪家是繁花镇出了名的种地大户,且一家六口,两老,大儿俩口子,小儿子与小女儿,统统会会种地,除了他们自家那三亩良田外,再协助照料别院新开垦的五亩新地,应该不成问题。
“谢谢!谢谢夫人!谢谢夫人!”汪家婆娘喜不自胜地擦擦眼角。这三年来,眼见着其他邻里在主家的支持下,做小本生意的,生意兴隆,做匠工木活的,订单接不完,家里养殖的,也有渠道贩售,唯有他们家,历代靠着几亩地营生,蔬菜又卖不了好价钱,可让他们丢弃种地去做别的,也委实做不了什么。如今见主家找上门来让他们打理那五亩新地,怎能不喜出望外?
一年三两银子唉,养他们一家五口绰绰有余。余下的粮食、菜蔬再拿来去卖,就都是盈余了。若是打理得好,主家年年让自家承包照料,积蓄也会多起来。小儿子娶媳妇也就不用愁了。
“该是我要谢谢你们才是。别院没那么多人手精力,托付给你们照料,我放心得很。”苏水潋笑着说道。随即从怀里掏出二两银子,“不是不放心,可别院也有规矩,这二两算是定金。余下的一两和一成收成,等秋收过后一并给你们。可好?”她让信芝将早上拟好的聘契递与村长$,让他见证,双方也算定下了合约。
“成成成。”汪家夫妇一个劲地点头。推搡着自家汉子去村长那里按手印。自己则小心地接过苏水潋递上的二两白花花的银子。还以为那三两银子也要等秋收后才能拿呢,谁知还未开始农忙,就先受了。
“至于打理农田需要的农具、肥料等必需品,你们就直接去肖总管处领取。”别院里的农具都统一安置在新建偏院的储物间,有需要就去肖恒处报备登记,随用随领。无需自垫银两。
“好好好。”汪家夫妇俩一个劲地点头,没想到连肥料之类的损耗品也不需要自家负担。那这三两银子纯粹就是他们的劳力费呀。心里有着满满的感激。知道这是主家有心想帮衬自家。
“汪伯、汪婶,若是实在吃不消……就直接来找我。我可以再安排人手过来。别硬撑。”临走前,苏水潋忍不住提醒。见汪家夫妇年纪也快四十了,这一下子又增加五亩新地,生怕他们一家子压力过大,反倒是害了他们。
“行。咱有数。夫人尽管放心。”汪家婆娘拍拍胸脯保证道。他们家那三亩良田平时交给大儿子小俩口打理都没问题。除了农忙。不过,主家不也说了,农忙时自有帮工,不会全部要求他们收割五亩地的粮食。这一来,哪里有什么累的呢。平时她家汉子都闲到要上秀峰钓鱼去了。
“那个……夫人,若是别院有招丫头,能不能让咱家小梅也去试试?她今年虚龄也有十三了,完全做得来府里的事。”听劳家婆娘说,她家汉子兼做花匠,一年下来也有好几两银子。那让小女儿进去做个端茶倒水的小丫鬟,也应该有这个数的吧?
“咦?”苏水潋闻言顿住欲要出门的脚,转头看向满脸期待的汪婶,再扫向一旁扯着衣角有些羞涩的小梅。
她从不主动朝“合园”下属的村民家招丫鬟小厮,一来是怕他们说主家欺人,居然让他们宝贝的丫头与小子,进府做丫鬟小厮。二来,也怕父母健在又离家近的丫头小子们,一心惦记着回家,不认真做事,坏了别院的规矩。届时罚又罚不得,骂也骂不得。
故而,她只在青田镇招过长期帮工,为了酱菜酿工坊的运转。
其他需要的人手,都是通过养心堂招来的孤儿或是单亲家庭的人。
“你自己也想去?”苏水潋问低着头的小梅。
“嗯。”小梅轻轻点了点头。她早见过在主家做事的丫鬟,穿戴的比她现有的衣服都好。出门丝毫不像是丫鬟。而且据村长说,做的好的,还有机会进学堂学习,还能去城里的店铺。她听了之后,早就想去试试了。就算不能像大宝哥那样做到木材行掌柜,能做个稳定的店员,每个月有固定的收入也是好的。
“可是,若真是长期聘约,最短也要两年。你有把握吗?”苏水潋微笑着问道。她并非有意刁难。只是进入别院做事,首先要跟着春兰培训个把月,然后再根据进度安排到各个岗位,每季度轮岗一次,一年后方才根据各人的擅长决定其最终工作的岗位。
“有。”小梅挺挺胸,可脸上的羞意出卖了她其实也不过是个十三岁的女孩子,胆子并不大。
汪婶见苏水潋如此询问,心下也猜到必是能成,笑着搓搓围裙,“夫人,那啥,也快晌午了,咱家就没啥大菜,若不嫌弃,用了午膳再回去?”
“不了,汪婶,我还要去趟丝织坊,小梅既然有心,你们也同意,我当然乐意她加入。明日卯时来找春兰,她会带你办妥手续。至于收入,第一年,不会很多,每月两百个铜子,包食宿。若是想回家住,也成。不过轮值日要留守。”苏水潋大致描述了一遍刚进别院的丫鬟收入,好让他们一家心中有数,还有一晚上可以思量。
“好好好,小梅去。放心吧,绝不会给夫人抹了脸面。”汪婶一听每月有两百个铜子,那一年下来少说也有二两。还包三餐。这么好的事,早些年怎么没想到呢?!
苏水潋见他们听完并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也就笑着朝小梅点点头,与汪家一家道别后,上了马车,由信芝驾着往丝织坊驶去。
前几日忙着端午的宴席,都许久没去看蚕茧的情况了,今日见阿曜一早去了城里找风瑶阁的落脚处,自己也得空去丝织坊转转。免得他一回来,就念叨自己不好好休息,四处忙碌。可让她整日窝在家里,眼睁睁看着他忙碌,她也会心疼啊。做不到净之、映云那般的独挑大梁,偶尔巡视几趟产业总成吧。何况,那丝织坊还是她提议的。因为她也想要让这里的百姓穿穿蚕丝织造的衣裳。
…………
“夫人,您怎么来了?用午膳了吗?”丝织坊的厨娘兼管事罗大娘刚做好午膳,就见苏水潋与信芝从马车上下来,惊喜地喊到。
听到罗大娘的嗓音,正净手准备开饭的老织工与织女、小厮们也开心地从工坊里跑出来。
“昨个儿端午,也没来看你们。粽子都吃到了吗?”苏水潋抿着笑,朝几人点头招呼。
“吃了吃了,各种口味都吃了,还有好几道美味的菜肴,桂花酿也喝了一坛,吃得可饱了……”为首的老织工搔着头皮笑呵呵地说道。 ↑返回顶部↑
“这……可是真的?”只是照料五亩新地,一年能得三两银子,秋收后还能得一成收成。这么好的事儿哪里去找。
“既然来找你们说了,自然是真的。”苏水潋含笑点头。汪家是繁花镇出了名的种地大户,且一家六口,两老,大儿俩口子,小儿子与小女儿,统统会会种地,除了他们自家那三亩良田外,再协助照料别院新开垦的五亩新地,应该不成问题。
“谢谢!谢谢夫人!谢谢夫人!”汪家婆娘喜不自胜地擦擦眼角。这三年来,眼见着其他邻里在主家的支持下,做小本生意的,生意兴隆,做匠工木活的,订单接不完,家里养殖的,也有渠道贩售,唯有他们家,历代靠着几亩地营生,蔬菜又卖不了好价钱,可让他们丢弃种地去做别的,也委实做不了什么。如今见主家找上门来让他们打理那五亩新地,怎能不喜出望外?
一年三两银子唉,养他们一家五口绰绰有余。余下的粮食、菜蔬再拿来去卖,就都是盈余了。若是打理得好,主家年年让自家承包照料,积蓄也会多起来。小儿子娶媳妇也就不用愁了。
“该是我要谢谢你们才是。别院没那么多人手精力,托付给你们照料,我放心得很。”苏水潋笑着说道。随即从怀里掏出二两银子,“不是不放心,可别院也有规矩,这二两算是定金。余下的一两和一成收成,等秋收过后一并给你们。可好?”她让信芝将早上拟好的聘契递与村长$,让他见证,双方也算定下了合约。
“成成成。”汪家夫妇一个劲地点头。推搡着自家汉子去村长那里按手印。自己则小心地接过苏水潋递上的二两白花花的银子。还以为那三两银子也要等秋收后才能拿呢,谁知还未开始农忙,就先受了。
“至于打理农田需要的农具、肥料等必需品,你们就直接去肖总管处领取。”别院里的农具都统一安置在新建偏院的储物间,有需要就去肖恒处报备登记,随用随领。无需自垫银两。
“好好好。”汪家夫妇俩一个劲地点头,没想到连肥料之类的损耗品也不需要自家负担。那这三两银子纯粹就是他们的劳力费呀。心里有着满满的感激。知道这是主家有心想帮衬自家。
“汪伯、汪婶,若是实在吃不消……就直接来找我。我可以再安排人手过来。别硬撑。”临走前,苏水潋忍不住提醒。见汪家夫妇年纪也快四十了,这一下子又增加五亩新地,生怕他们一家子压力过大,反倒是害了他们。
“行。咱有数。夫人尽管放心。”汪家婆娘拍拍胸脯保证道。他们家那三亩良田平时交给大儿子小俩口打理都没问题。除了农忙。不过,主家不也说了,农忙时自有帮工,不会全部要求他们收割五亩地的粮食。这一来,哪里有什么累的呢。平时她家汉子都闲到要上秀峰钓鱼去了。
“那个……夫人,若是别院有招丫头,能不能让咱家小梅也去试试?她今年虚龄也有十三了,完全做得来府里的事。”听劳家婆娘说,她家汉子兼做花匠,一年下来也有好几两银子。那让小女儿进去做个端茶倒水的小丫鬟,也应该有这个数的吧?
“咦?”苏水潋闻言顿住欲要出门的脚,转头看向满脸期待的汪婶,再扫向一旁扯着衣角有些羞涩的小梅。
她从不主动朝“合园”下属的村民家招丫鬟小厮,一来是怕他们说主家欺人,居然让他们宝贝的丫头与小子,进府做丫鬟小厮。二来,也怕父母健在又离家近的丫头小子们,一心惦记着回家,不认真做事,坏了别院的规矩。届时罚又罚不得,骂也骂不得。
故而,她只在青田镇招过长期帮工,为了酱菜酿工坊的运转。
其他需要的人手,都是通过养心堂招来的孤儿或是单亲家庭的人。
“你自己也想去?”苏水潋问低着头的小梅。
“嗯。”小梅轻轻点了点头。她早见过在主家做事的丫鬟,穿戴的比她现有的衣服都好。出门丝毫不像是丫鬟。而且据村长说,做的好的,还有机会进学堂学习,还能去城里的店铺。她听了之后,早就想去试试了。就算不能像大宝哥那样做到木材行掌柜,能做个稳定的店员,每个月有固定的收入也是好的。
“可是,若真是长期聘约,最短也要两年。你有把握吗?”苏水潋微笑着问道。她并非有意刁难。只是进入别院做事,首先要跟着春兰培训个把月,然后再根据进度安排到各个岗位,每季度轮岗一次,一年后方才根据各人的擅长决定其最终工作的岗位。
“有。”小梅挺挺胸,可脸上的羞意出卖了她其实也不过是个十三岁的女孩子,胆子并不大。
汪婶见苏水潋如此询问,心下也猜到必是能成,笑着搓搓围裙,“夫人,那啥,也快晌午了,咱家就没啥大菜,若不嫌弃,用了午膳再回去?”
“不了,汪婶,我还要去趟丝织坊,小梅既然有心,你们也同意,我当然乐意她加入。明日卯时来找春兰,她会带你办妥手续。至于收入,第一年,不会很多,每月两百个铜子,包食宿。若是想回家住,也成。不过轮值日要留守。”苏水潋大致描述了一遍刚进别院的丫鬟收入,好让他们一家心中有数,还有一晚上可以思量。
“好好好,小梅去。放心吧,绝不会给夫人抹了脸面。”汪婶一听每月有两百个铜子,那一年下来少说也有二两。还包三餐。这么好的事,早些年怎么没想到呢?!
苏水潋见他们听完并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也就笑着朝小梅点点头,与汪家一家道别后,上了马车,由信芝驾着往丝织坊驶去。
前几日忙着端午的宴席,都许久没去看蚕茧的情况了,今日见阿曜一早去了城里找风瑶阁的落脚处,自己也得空去丝织坊转转。免得他一回来,就念叨自己不好好休息,四处忙碌。可让她整日窝在家里,眼睁睁看着他忙碌,她也会心疼啊。做不到净之、映云那般的独挑大梁,偶尔巡视几趟产业总成吧。何况,那丝织坊还是她提议的。因为她也想要让这里的百姓穿穿蚕丝织造的衣裳。
…………
“夫人,您怎么来了?用午膳了吗?”丝织坊的厨娘兼管事罗大娘刚做好午膳,就见苏水潋与信芝从马车上下来,惊喜地喊到。
听到罗大娘的嗓音,正净手准备开饭的老织工与织女、小厮们也开心地从工坊里跑出来。
“昨个儿端午,也没来看你们。粽子都吃到了吗?”苏水潋抿着笑,朝几人点头招呼。
“吃了吃了,各种口味都吃了,还有好几道美味的菜肴,桂花酿也喝了一坛,吃得可饱了……”为首的老织工搔着头皮笑呵呵地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