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桂芝 第13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田树满则是,
  “他很有耐心,这就够了。”
  自己的孩子自己清楚,小石头可没有女儿的聪颖。
  邵先生头发胡子已经花白,虽然自己于科举上并无建树,但他教孩子启蒙水平不错,就是条件苛刻了点,只愿收附近的孩子,他见过田玉笙(小石头)和田树染(七郎),田玉笙资质还行,田树染却没啥基础,两个一起就不想收。
  田桂芝看出他的意思,只是在他开口拒绝前自己先道,
  “邵先生,若是收我七叔和弟弟来此读书,我愿略尽些绵薄之力,这总共十张桌椅我给换一套新的。”
  邵秀才拒绝的话就说不出口了,他就靠这点本事讨生活,儿子收入不高,孙子在书院读书,一大家子生活很是俭朴,这桌椅已经用了二十多年,现在桌面还好,就是腿脚都不行了,‘咯吱咯吱’晃晃悠悠的,已经影响孩子上课读书了。
  “七月初一送过来吧。”
  这是人和桌椅一起送的意思了。
  第112章 沐风堂 这些日子田树满虽然没在京城
  这些日子田树满虽然没在京城, 可亲戚们都在帮他寻摸掌柜的和小伙计人选,现在还要添加个帮着做饭的, 等田树满到了铺子,就是对介绍来的掌柜和店员的面试。
  田树满可没想自己看铺子,他还是更看重田家庄那一摊子,帽帽小屋桂芝倒是不用天天在那待着,但是这边她也只能当个甩手东家,把个大方向可以,每天从早到晚在这看店的必须得另找人。
  掌柜的倒是好定,是杜连业介绍的, 同僚的亲戚, 有做书画铺子掌柜的经验,他也是图家在附近, 倒不需要住在铺子里。
  小伙计是程丽丽给找的,郑少勇不在京, 好多事情就需要她来兼顾到。
  钱成的父亲和郑少勇父亲是当年一起参军的士兵, 父亲战死于沙场时, 他还在襁褓中,朝廷的抚恤只是杯水车薪,失了家里顶梁柱的日子非常的艰难,并不是所有的兄弟都有良心的, 钱成的叔伯把他父亲留的地都借了去种,说是给他们粮食,也仅够糊口而已。
  钱成的母亲有次生病, 把几亩地低价卖给了几个叔伯筹钱,母亲病好了,地也没有了, 母子俩就来京里讨生活,缝缝洗洗也能过下去,郑少勇偶尔接济他们一下,救急不救穷的道理程丽丽也懂,这次就介绍给姐夫当个跑腿的小伙计,
  “就是不识字,姐夫、桂芝给他个粗活干干就行。”
  只要人机灵心眼实诚就行,桂芝斟酌后道,
  “小石头住在这里,到时候我让他盘库存也行,他若是想学也可以晚上跟着学,用不了一年就会了,他还有个母亲倒是正好来帮着做个饭,做些杂活,就是这院子住不下。”
  “我母亲住屋里,我晚上在灶房里搭个木板就能睡。”
  钱成咧着嘴表示这都不是事,他们母子俩现在租的房子还不如这里呢,若是搬过来正好那边省了租金,这边娘俩的工钱就是净赚,钱成虽然没读过书,算账却是啪啪响的。
  靠着铺子北墙一间偏房就是以前的灶房,正好桂芝觉得里面又潮又黑的不干净,干脆把这个偏房推了重盖两间宽敞些的厢房算了,还有茅房,草棚子,自己住当然是按照自己的心意来收拾。
  看三爷爷皱眉说赶不及开业,桂芝道,
  “没事,只要在七月初一前收拾好就行。”
  那倒是还好,尽管这样,田兆河还是想着赶在开业前把房子撑起来,不然开业院子里根本站不下人,所以他把两个儿子都带了过来赶工期。
  孙木匠这几年也扩大了摊子,他收了几个本家的侄子做徒弟,开了一个小作坊,专攻木制折扇扇骨的精打细磨,和大郎的扇面配合着走精品路线,现在大郎又上了竹扇,他也改变了些方法,那红木做大扇骨,竹做小骨,竟是更合适,所以他这边夏天都忙这扇骨,很少接这些大活了。
  但是大郎的活他肯定是不会推辞的。
  这么贵的铺子空一天都是钱哪,孙木匠拿了钥匙比田树满还着急,在家里的时候就把放折扇的托架都做好了,带着铺盖卷进京后就是一通忙活,那些货架和帽帽小屋都差不多,他带着徒弟做起来倒也快。
  三间房院子听着是挺宽敞,可人的吃喝拉撒睡无一不需要空间,后面说是三间房,因为铺子都有后门的原因,实际上只得两间半,半间做库房,一间还想请人来看铺子,总不能让两个孩子看铺子,也只能挪一间出来给两人住,这一间房就得好好利用空间,
  “姑爷爷,为了房子宽敞些,我想把床和柜子另做些样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