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请求移民(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八百四十七章请求移民
  就在这个时候,苏油的一封上书,引来了朝中大哗。
  在上书中,他提出京东的灾情既然如此严重,可以将一些流民送到交趾去,甚至更南边的西贡。
  张散的船队完全可以在运送完稻米之后,利用冬月的东北风将灾民运到交趾。
  相比陆路迁移到他州就食,看起来路程虽然远了很多,但时间上却也差不多。
  从京东到交趾,纵帆船利用顺风,不过二十日就能到达。
  在交趾之外的南洋,臣已经购置了一片河口,那里方圆数百里,地处占城和真腊之间,能够一年三熟,养几万人都不成问题。
  以后那里会是南洋海贸的重要中转地,有宋人在那里耕作,可以为船队提供给养。
  希望陛下考虑,任用沈括和郏亶,效西汉凿空西域,在南洋要地,屯田建城。
  为了诱惑赵顼,苏油还提出了另外一项建议,只要朝廷同意,那一文钱都不用出,交给四通商号全权负责就行,包吃包送。
  这个建议太可怕了,理论上,这是将大宋子民送到不测之地,道义上是讲不通的。
  而且汉武帝在大宋就是反面教材,当时的西域真没给汉朝带去多少利益,反而差点拖垮了汉朝经济,而北方草原,并没有实际控制。
  打垮了匈奴,不过是给鲜卑腾地方而已,如今西域何在?不足效仿。
  这种言论在朝中占了主流,不过《两浙潮报》上刊登了一篇匿名文章,提出了一个问题,“名”与“实”,到底什么重要?
  为了所谓的“体面”,宁愿将老百姓饿死在辖区内,都不让他们去能够活命的地方开始新生活,算不算不仁不义?
  此次灭亡交趾,外贸巨利,和汉武帝打击匈奴,殚竭民力,是一样的吗?
  京东河北流民遍地,盗贼蜂起,朝廷严命痛剿,可这些“盗贼”里面,有多少是以前的顺民?
  如果张示布告,告知百姓们可以领粮去安南生活,让百姓们自行选择,是不是对平息两路盗匪能有些帮助?
  此次朝廷征交趾很有章法,过去因为疫病而死的情况完全没有发生,张散他们的船队一路扬帆,也没有出瘟疫,那在河北这样危急的情况下,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信任一下苏油?
  这篇文章被《时报》转载,因为文章里边提到了“名实”的问题,这是当年王安石变法前的老论调,所以大家都怀疑是王安石匿名写的。
  王安石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蔡确正在准备弹劾苏油不仁不义胡乱瞎搞,一见到这篇文章,立刻偃旗息鼓了。
  此次洪灾,上游严重的是郑州,下游严重的是徐州。
  好死不死,徐州太守是苏轼。
  苏轼很苦,走到哪里都是救灾。
  密州旱情救完,朝廷任命他知徐州,本来要回京复命时,受到王珪阻挠,都快要到京城了,朝廷命他不许进京,立即赴任。
  于是苏轼和赶来与他见面的苏辙一起掉头,先去陈留拜访了张方平,然后和苏辙一起,一路考察民风民情,遍览彭城山水,在四月抵达徐州,度过一段惬意的日子,还在徐州修了个逍遥堂。
  七月十七日,黄河在澶州曹村决口,波涛汹涌,不可阻遏,淹没二十五个县,冲毁田地十五万顷。
  这其实已经比真实历史上好多了,真实历史此次大洪水乃是百年一遇的级别,河流改道,再次扫荡了一遍京东东路,淹没四十五个县,冲毁田地三十万顷。
  好在苏油和司马光当年定策北流之后,王安石一力巩固提防,疏浚下游,中间虽然出现了浚川耙之类的傻黑科技,但是好歹大方向是正确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