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借赵卒姬职复燕用四力张仪困楚(2 / 1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次日退朝,宣王留下匡章、田婴二人,再议伐楚。
  此番所议,不是伐与不伐,而是伐何处与如何伐。
  “臣以为,”田婴讲出他的谋划,“秦王既以下东国予我,我王不可不收。匡将军可兵出薛城,征伐下东国,将琅琊以南、淮水以北、钟离以东的大片沃土悉数拿下。如果得到下东国,大齐治域就可增扩一倍!”
  一举攻占如齐国这般大的地盘,这是鲸吞了。
  毋庸置疑,这是田婴与齐宣王已经合计好的,召匡章谋议,不过是让他落实而已。
  匡章闭目。
  “匡将军?”齐宣王点响他的名字,指背轻敲几案。
  “臣不敢伐!”匡章睁眼,拱手。
  “哦?”齐宣王停住敲打,盯住,身躯前倾,“何以不敢?”
  “臣有三不敢,”匡章拱手,“其一,出兵在义。大王之义是应秦之约,救秦于水火,而楚攻秦人于商於,非下东国;其二是,仗义救人,掠土则为不义,不义出兵,臣无胜算;其三是,即使执义在手,若伐下东国,臣亦无胜算。”
  “为何?”田婴急问。
  “回禀相国,”匡章看向田婴,“下东国之地,地广人稀,江流沼泽众多,我五都之兵,习于陆战,不习于水战,此其一也;我仅出六万之众,而下东国之楚卒,各城邑叠加起来不下十二万众,一倍于我,此其二也;楚与秦战,必防我攻下东国,而下东国只要有备,我就会陷入绝地苦战,此其三也。”
  显然,匡章所讲的前面两个理由,都不是理由,真正的理由是其三。宣王、田婴相视一眼,长吸一口气。
  “匡将军,”宣王一咬牙根,“寡人再给你增拨六万,以十二万伐十二万,如何?”
  “王上,”匡章回视宣王,语气凝重,“不是人多人少的事。臣以为,秦人予我下东国,是让我结大仇于楚。楚伐秦,是因为商於六百里。而楚之下东国,何止六百里?即使我勉强得之,俟时过境迁,楚人缓过劲来,岂肯轻易放过?那时,我与楚则成大仇。迄今为止,我与楚虽有所争,但所争之地皆在泗上,无不是他国之土。楚人所得下东国之地,亦非我土,本是越人的,为楚人力战所得……”顿住。
  宣王又吸一口气。
  “再说,燕国的事,天下都在看着呢。”匡章又补一句。
  “好了,好了,”宣王摆手,“匡将军,以你之见,该当如何救秦?”
  “回禀我王,”匡章应道。“义师既为救秦,就当长驱楚地,兵加商於,从侧翼威逼楚人,迫其退军,以解秦人急难!”
  “我为孤军,若是长驱直入,会不会被楚人断去退路?”田婴质疑。
  “楚国野战之卒皆在商於,各城邑守卒不足为敌,亦难阻我大军。再说,我出的是义师,只为救秦,不惊扰楚民,相信所过之地,楚人是不会轻易与我为敌的。”
  “粮草呢?”宣王问道。
  “这个就不是臣的事了。”匡章两手一摊。
  宣王长思一时,转对田婴:“田婴?”
  “臣在。”田婴应过,转对匡章,“粮草的事,将军尽可放心!”
  匡章的心腹侍卫持密函昼夜兼程,仅用三天就抵邯郸,叩门相府。从袁豹口中得知苏秦已从赵王远征北胡,那侍卫一时急了,欲去北胡寻找苏秦,却又山高路远,更不知在何处可以寻到,一时犯怵。
  “义士,你看这样如何?”袁豹指自己道,“在下姓袁名豹,本为燕国宫尉,后从苏大人合纵列国,在苏大人身边已经多年,苏大人之事,没有瞒过在下的。匡章将军,在下曾经见过一面,将军也应该晓得在下。义士若是放心,可将此函交付在下,由在下设法转呈苏大人,如何?”
  “也好!”那侍卫亦无良策,遂把密函拿出,呈给袁豹,“匡将军甚急,务请府宰尽快将此密函呈送苏大人。”
  送走信使,袁豹持密函去见姬雪。
  姬雪拆函,阅毕,递给袁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