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这轻松的态度,让大家即使听得出是在补救,也乐意买账,起哄声顿时变成了笑声,有回头看到徐新月就站在旁边的,笑声更大了,眼泪都要流出来。
  徐新月:“…………”
  纪霜雨拍了拍徐新月的肩,“东家,我发现你审美一般,但运气很好,怎么老能遇到这么优秀的打工人。”
  徐新月:“………………”
  ……
  周斯音也很忙,忙到甚至来不及去骂书妄言——这家伙因为《古都》在国外热映,瞬间世界知名,书也正被多国引进,正在翻译中,他直呼自己也要亲自监督翻译,暂时不更新了。
  周斯音没空搭理他,是因为之前资助的国产有声放映机终于成功了。
  他赶紧地前往查看,确定后便加投了一笔钱,好让他们批量生产出来。
  这价格只要欧西机器的三分之一不到,这么一来,国内的有声片放映普及也被加速了,在一两年内,基本华夏各大城市的影院都完成了换代。
  这些放映机不但可以装备国内,还销至南洋等地。
  而且,在这些地方的换代,一定程度上是亏了纪霜雨的影片——
  起初在销售的时候,有些二轮、三轮之类的小影院也是不太愿意的,因为就算比西洋机器便宜,也是一笔钱啊,他们觉得自己还可以支撑几年。大部分老板,都和徐新月一个德性的啦。
  但是总有忍不住的影院,结果一装备上,平时都还好说,在纪霜雨的影片放映时,在同等影院就是碾压了,观众宁愿去有声影院多看几遍纪霜雨,也不把时间浪费在其他影院。
  因为他的影片,一定,一定要看有声,精彩程度会加倍,报纸都说了,那是视听艺术!
  在这样的竞争下,其他影院还能怎么办,只好咬牙更换机器了啊。
  他们直言,如果没有声放映设备,我们便无法放纪霜雨的影片,观众就不会进来了。而纪霜雨的影片放映时间一般还能持续特别久,这笔帐,得算清呐!
  加上纪霜雨对声音的运用,也启发了海内外无数导演,让他们不再坚持无声片更具有艺术性,转而尝试有声片拍摄。
  原本因为这些导演的坚持,以及放映设备的落后,无声片可能还要占据市场几年。
  现在,可以说,纪霜雨的作品,提前推进了无声片走下历史舞台!
  提及南洋,这里因为华裔众多,向来也是华夏影戏制片公司的大票仓,周斯音都认定需要掌握南洋的放映渠道。
  此次,《古都》和《问青天》自然也在南洋、东洋放映。
  而且,和欧西之地不同,随着拷贝去这些地方的,还有寒星钢笔的广告。
  ——周寒鹊要把钢笔卖到南洋和东洋去了,包括纪霜雨的字帖,自己人当然给贴个广告。
  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周边国家都受华夏文化影响良多,文化接受没什么障碍。书写上,都是汉字,自然符合寒星钢笔的用户群体。
  就和有声放映机一样,从前他们也都是以西洋机器、西洋钢笔为贵,寒星钢笔一出,以那时髦值极高的广告片,与打出来的口号,加上的确更适合汉字书写,一下就吃掉了不小的市场。
  因此,纪霜雨也收获了一大笔钢笔销售的分红。
  “这么多钱啊,我也没什么要花的地方。”纪霜雨之前的收益,已经够他生活,和给弟弟妹妹置产了,除了工资,每年还有影院分红,源源不断的字帖版税。
  纪霜雨如今也没什么要花钱的地方,考量之后,索性效仿周斯音赞助国产有声放映机研制厂家的做法,遍寻那些有意制造本土摄影机、印片机、录音机之类设备的技术人员,资助他们的研究。
  如此一来,既能促进华夏影戏硬件设施的进步,这些为了研究设立的单位还能提供工作岗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