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艺术俯瞰(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纳默克·凯马尔是个多才多艺的人,通晓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法语,有诗歌、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戏剧、散文,甚至还有通讯报道。他的诗作大都充满革新思想和斗争激情,崇尚自由、反对专制,被人们誉为“自由的诗人”。当时的统治者对他恨之入骨,多次将其监禁和流放,因此凯马尔的许多优秀作品都在艰难环境中写成。他的文学成就以小说最为突出,长篇小说《警觉》和《杰兹米》等都是影响较大的作品,他的农村题材小说还被誉为“现代土耳其农村生活的百科全书”。
  1873年,凯马尔发表了四幕剧《祖国还是水手长的哨子》,主要情节是土耳其人民在1854年同俄国作战中,保卫锡利斯特拉城堡的片段。整个剧本的细节打造得很有代入感,表演时极富感染力。首次上演结束后,激动不已的观众们聚集在一起,举行反对苏丹暴政的示威活动。后来,凯马尔又创作出《可怜的孩子》《阿基夫先生》等优秀的剧本。
  绘画描述了1854年第九次俄土战争中,土耳其军队在奋力保卫锡利斯特拉城堡的场面。
  在新文学运动三杰的带动下,土耳其涌现出一大批剧作家。不管是从形式,还是从主题、格调等方面来看,他们的各类文学作品均呈现出欧洲戏剧的明显风格。
  纳齐姆·希克梅特
  现代诗歌的奠基者
  “不,亲爱的,这绝不是空谈/我像一粒子弹穿过十年监狱的岁月/在这个过程中,或许是老了一点吧/但依旧是那颗心,依旧是那颗头颅”——时隔半个多世纪,再读希克梅特的诗句,仍然感觉他的那颗子弹似能穿透岁月,射中所有人的心灵。
  ◎诗歌先行者
  希克梅特全名纳齐姆·希克梅特·冉,1902年出生在萨洛尼卡的一个贵族官僚家庭,后来全家迁居土耳其故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14岁时,他为海员们写下一首诗歌,得到当时海军部长的赞扬,并获邀进入海军学校。
  1921年,伊斯坦布尔处于外国军队占领之下,希克梅特与许多爱国诗人前往安卡拉参加民族解放斗争,写下不少反响巨大的诗歌。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特意召见了他们,说:“现在一些青年走上写内容空洞的所谓现代诗的歧途,我建议你们写目的明确的诗歌。”
  当年,希克梅特前往苏联。在苏联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等人的影响下,开始转向自由诗体的创作。土耳其共和国刚刚成立,文学创作渐渐复苏,涌现出一批思维活跃并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写下大量诗歌作品的希克梅特成为该群体的先行者。
  回国以后,这位诗人因创办一份左派杂志而被捕,后又逃至苏联。等到土耳其全国大赦,他再次回到祖国,但在其后的十年里一直处于监控或牢狱之中。艰难的岁月里,诗人仍然坚持出版了9本诗集。1938~1950年间,希克梅特继续在土耳其和苏联两国之间辗转。1951年,他因定居莫斯科被土耳其政府以“叛国罪”开除国籍。1959年,诗人加入了波兰国籍,4年后于莫斯科病故。
  从1924年到1950年,希克梅特11次遭到起诉并多次被判刑,在土耳其境内度过了大约17年的牢狱生涯。
  ◎被解禁的作品
  希克梅特的许多诗歌作品都收录在《八百三十五行》《1+1=1》《已经三个了》《沉默的城市》等诗集中。这些诗歌真切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号召人民为了争取自由、建设新生活而坚持斗争。在20世纪30年代那段艰难时期,他写下长诗《致塔兰塔·巴布的信》和政论《德国法西斯主义与种族论》。入狱期间,他的作品《我的同胞们的群像》生动刻画出土耳其农民、工人、地主、资本家、政客和作家等人物形象。此外,他还写过不少剧本与小说,比如《被遗忘的人》《土耳其故事》《罗曼蒂克》等。
  纵观以上作品可以看出,希克梅特的作品从抒发个人感慨慢慢转向现实主义,具有直触社会现实的鲜明思想性,因此他本人在土耳其国内被视为“现代诗歌的奠基者”。更可贵的是,希克梅特在诗歌中引入口语和自由诗,使其意象丰富,感染力极强,彻底革新了土耳其的诗歌传统。1965年,他的作品在国内开始解禁,仅在一年之中便出版了20多部新旧作品。这些作品后来获得列宁国际和平奖等多个奖项,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广泛流传。
  进入新世纪,希克梅特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多的承认和爱戴,50万土耳其人签名请愿要求为他恢复国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宣布将2002年定为“希克梅特年”。2009年,土耳其政府终于撤销58年前的决定,恢复了纳齐姆·希克梅特的土耳其国籍。但是,这位伟大诗人的临终遗愿一直未能实现,他希望能够安葬在土耳其安纳托利亚的一棵梧桐树下,可自己却永远留在了莫斯科。至今,一块黑色花岗岩墓碑上还刻着他逆风前进的身影。
  纳齐姆·希克梅特的诗及日本儿童给他写的感谢信
  文坛巨擘奥尔罕·帕穆克
  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学家是指法国作家普鲁斯特、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和土耳其作家费利特·奥尔罕·帕穆克。尤其是帕穆克,人们还把他视作当代欧洲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称其为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坛巨擘。
  ◎一位新星正在东方诞生
  1952年,帕穆克出生于伊斯坦布尔一个中等家庭,父亲是建筑商,母亲是全职家庭妇女,家境比较优越。他从小在一家美国人开办的私立学校接受英语教育,后来由于父母离异,遂跟着母亲度过了一段贫困的日子。高中时,帕穆克进入罗伯特学院,一边学习一边开始偷偷写作,毕业后出于全家的期望,不得不前往伊斯坦布尔理工大学学习建筑学。但在三年后,帕穆克终于决定放弃学业,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创作之路。此时,他刚刚23岁。
  7年之后,这位年轻人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塞夫得特州长和他的儿子们》,该作品获得《土耳其日报》小说首奖和奥尔罕·凯马尔小说奖。从1985~1988年间,帕穆克在美国度过了三年,先后访问过哥伦比亚大学、艾奥瓦大学,而后一直生活在家乡伊斯坦布尔。
  在此期间,他的历史小说《白色城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纽约时报》曾称:“一位新星正在东方诞生——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穆克”。1997年,他的《新人生》成为土耳其历史上销售速度最快的书籍。2002年,他本人最钟爱的小说《雪》问世,这是一部很有思想深度的小说。在书中,帕穆克尝试用一种新的写作方法描述与政治有关的故事。2003年,他又出版了另一部关于细密画的小说《我的名字叫红》。这部作品获得世界上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都柏林文学奖,同时还赢得了法国文艺奖和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一举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坛的重要地位。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首位土耳其人
  3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帕穆克赢得了无数赞誉,作品也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广为流传,有些评论家甚至把他和普鲁斯特、托马斯·曼、卡尔维诺、博尔赫斯、安伯托·艾柯等大师相提并论。
  2005年,帕穆克的作品《伊斯坦布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令他没想到的是:此举掀起一场轩然大波——由于几位评奖委员对于是否应该给他评奖产生了很大的分歧。最终,帕穆克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
  不过,这巨大的遗憾很快得到了弥补。2006年,《我的名字叫红》顺利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为他捧回了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37万美元)的巨额奖金,帕穆克由此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位土耳其人。当时,瑞典皇家学院给出的评奖理由是:“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
  那么,帕穆克本人是怎么想的呢?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他发表了一次演讲《爸爸的手提箱》,这位文坛大师说道:“小说是一个人把自己关闭在房间里坐在书桌前创造出的东西,是一个人退却到一个角落里表达自己的思想——而这正是文学的意义。文学是人类为追求了解自身而收藏的最有价值的宝库。我们需要耐心、渴望和希望,创造一个只倾听自己内心声音的深刻世界。真正文学的起点,就从作家把自己与书籍一起关闭在房间里的那一刻开始。”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畅销小说家奥尔罕·帕穆克在纯真博物馆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