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九皇子这边刚走,隔壁的李永富和蔡雨桐夫妇就摸过来了,李永富说道:“乖乖,我今日本来向沈尚书请假去接大舅子和大嫂的,可是没有想到沈尚书笑眯眯地说九皇子已经去接你们了,让我不要抢了九皇子的风头。我与桐儿便乖乖在家里等着,哪不知九皇子话忒多,竟然说道这般时候才走。”
  蔡雨桐狠掐了他一把,说道:“人家是皇子,难不成你还能让嫂嫂将人家轰出去啊。”之后,他们的儿女便一排地站过来给周水静请安。
  大女儿妞妞现在已经十六岁了,已经及笄,正是相看人家的时候。但是李永富和蔡雨桐二人心疼女儿,迟迟不能定下亲事来,想要自家哥嫂帮忙拿个主意,也是急得快要火烧眉毛。在京城里面,像妞妞这个年纪还没有定亲的小姑娘也不多了,可是他们二人左挑右选都觉得找不着能配得上自家宝贝女儿的小伙子怎么办呢?
  长子李子阳现在已经十三岁了,与张思晨长女张雅莹同岁。次子李子威今年8岁,都是正在念蒙学的年纪。
  蔡府这边的亲人相见和乐融融暂且不表,单说一说蔡思瑾在御前向皇上复命的事儿。
  皇上其实一直都很关注蔡思瑾,也很关注黄河水患问题、黄河的河堤修建问题。这三年多以来,凡事经过蔡思瑾修葺的河堤,之后都未再有大的水患,便是遇到小的险情,也都能开闸放水,将洪水排泄到含水湖之中,不必再有人命伤亡,皇上都看在眼里,心中对蔡思瑾记上一功。
  因此蔡思瑾与他复命之后,他让蔡思瑾好好回去休息几天,然后就会留在京城里做一个京官。皇上说道:“朕想让你去六部历练历练,但是还未想要让你去哪一部,你且等着吧。”
  蔡思瑾恭敬地跪谢皇上恩典,然后离宫了。
  有了蔡思瑾铺好了路,日后黄河的巡河御史便只用偶尔检修一下河道即可,工作量和权力都小了很多,大可以换个人去做,其他的河流何可仿照黄河设立监河御史,好好治理一番。但是这些都是小事。
  重要的是,既然已经准备将太子位传给浩诚,那么自然要让他的智囊蔡思瑾留在宫中,放他去六部衙门中的哪一个对浩诚来说比较好呢?皇上正在苦苦思索。
  第121章 废除内阁
  皇上提笔在御案上写下了“吏、户、礼、兵、刑、工”这六个字, 然后他的目光在这六部里逡巡了一番,先是提笔在户部上面画了一个“x”,户部已经有自己信重的沈子安把持了,将蔡思瑾放进去也是暴殄天物, 且不异于让沈子安与蔡思瑾争斗,于九皇子日后不利。
  虽然户部很是重要, 但是皇上沈子安这个人十分知情识趣,且是正宗的保皇党,若是自己立定了太子, 再对他耳提面命一番,他一定会成为浩诚的人,不会出什么幺蛾子的。
  再看吏部, 这个部门最重要,但是现在让五皇子在这里,便是要削他的权也不能一蹴而就,免得他狗急跳墙,做出什么不可预估的事情来。于是, 皇上在吏部那里也画了一个“x”。
  第三看工部,九皇子浩诚在工部, 据皇上的了解,他很得工部的人缘, 整个工部上上下下应该已经被他收服了,也没有必要将蔡思瑾放进去。不过,若是将蔡思瑾放到工部做侍郎继续监理工程, 再将九皇子从工部调出来放到其他的部门好似也不错。于是皇上在工部上画了一个圈,待定。
  礼部有张思晨,且张思晨支持五皇子,他的妻子缪氏也与缪妃有血缘关系,态度值得考虑,于是皇上在礼部那里画了一个圈。
  兵部的事情蔡思瑾从来没有接触过,而且兵部需要辖制一些武将,不是蔡思瑾这样一个年轻人能压得住场面的,将他放在里面需要历练很久才能够说得上话,现在放过去不合时宜。
  不过皇上心中微动,若是将九皇子放到兵部,让他多接触一些自己的心腹将领,在将领中先有些威望,日后再立他为太子,却是很有益处的。且现在的兵部尚书荆秀峰乃是自己信重的人,将浩诚放在他手底下学学也好。
  最后皇上看了看刑部,他也画了一个圈,想起了以前蔡思瑾在御史台会审司时的做派,心中想到,若是让他去刑部也是很好的,以蔡思瑾的能力和心性,刑部日后冤假错案一定会大大减少,于大晏朝是很有益处的。因为若是百姓不信服朝廷的决断,对朝廷的判罚有怨怼,那可是倾国之祸啊。
  于是,皇上的目光在工部、礼部、刑部这三个部门之中逡巡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将蔡思瑾放到刑部,先做一个刑部侍郎,现任的刑部尚书赖鸿博已经老迈,近一两年便会致仕,但是现任刑部侍郎曹明宪做事情不够精细,也不似蔡思瑾一般立身正,若是将整个刑部交给他,还是有些不放心。
  若是将蔡思瑾放在刑部,日后刑部便可无忧矣。而且礼部虽然排名靠前,但是皇上心知肚明那并不是和他的实力相匹配的,礼部最重要的就是掌管国家的典礼筹备以及科举考试,但是科举最终的决定权在皇上和每一届的主考官手中,礼部尚书的实权其实有限。
  说实话,却是不如排在它后面的兵部和刑部的。
  同时,皇上决定将九皇子浩诚放到兵部去历练,为他成为太子再增加一些砝码。而排在最后的工部,既然已经被浩诚收服,工部的官员们也大多是实干家,不是很懂权谋斗争的一套,应该能稳稳定定的渡过这次的皇位交替的。
  想到此处,皇上忽而放下笔,他心中有着深深的忧虑——现在他最放心不下的其实不是五皇子浩礼,而是谢正卿!
  若是自己将浩诚立为太子,同时将五皇子浩礼封为藩王,让他即刻离京就藩,那么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难就难在若是谢正卿谢首辅从中阻挠,引起一些宫变之类的变化可怎么办好呢?
  前几年皇上身体好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与谢正卿甚是投契,极为欣赏他的改革方案,两人一拍即合,将整个大晏朝通过改革建立得欣欣向荣。现在改革已经初见成效,而自己已经老了,谢正卿却手握重权,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自古君若臣强的国家,就没有不乱的。
  而且,皇上已经敏锐地感觉到谢正卿近几年来的行事变了,变得更加的高深莫测了。以前他的思路自己还是看的很透彻的——拉拢寒门士子,打压世家大族子弟,从而与自己皇权与世家权力斗争的需求紧密契合起来,两边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但是这些年来,谢正卿却是与好多世家子弟也过从甚密,似乎改变了以前他只喜欢提拔寒门士子的习惯,近期也提拔了不少世家子弟出来。说好听点儿是谢首辅不拘泥于出身,唯才是举,说难听点,他的手已经伸得太长了,已经越过了皇上心中的那根红线了。
  说起来,皇上想要将皇位传给九皇子浩诚,除了因为觉得浩诚更加具有仁心以外,未尝不是因为浩诚更加聪明有城府。若是换成浩礼那般愚钝的人做了皇帝,说不得几年后就会被谢正卿架空,成为皇位上的傀儡了。到时候,这个天下说话做主的人说不定还是谢正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