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永乐二十七年,再上疏,帝从之。
  帝崩,后经两朝,宣武十一年,年七十有六,病甚。帝车驾临视者再,语甚厚。赐以金水壶,金香炉。
  同年十一月,殁。帝震悼,辍朝三日,命有司治丧。追赠荣禄大夫、上柱国、兴国公,谥敬恭。赐陪葬皇陵,与定国公同墓。
  帝亲制碑志其功。从其生前所请,不继嗣子。然未收其家宅,与定国公同,仍悬伯府匾额,以宗室礼祭祀。
  史载,时御史上疏,非宗室,非先太宗高宗义子,何能葬入皇陵。且与定国公同墓,此乃夫妻之仪,更为不可。
  帝斥之:“兴国公乃朕之家人!与定国公之情谊,岂容汝等非言!”遂命下锦衣狱。
  清和少好学,性宽厚,尊长纯孝,有孝友名。未发迹,族中有老,名重九,多有助。拜官后,多襄助族里,并语族人,耕读、武勇,皆为传续之道。
  洪德元年,加赠太师,配享高宗庙庭。
  洪德九年,仁宗谕阁臣曰:“兴宁伯佐命嗣兴,助先祖平定四夷,功盖于世。当进宗室之礼,位比郡王,以太常春秋致祭。”
  群臣顿首,遵帝命。
  -—《明史-功臣本纪-兴宁伯传》
  公元21xx年,国家考古队展开对北京郊外一处陪陵发掘。
  因墓室未遭大肆破坏,多数陪葬品仍完好如初。随着挖掘工作的深入,工作人员无不激动振奋。
  打开主墓室之后,众人却陷入疑惑之中。
  两块墓志铭,两具棺木。
  按照墓室摆放,这应该是一座夫妻合葬墓。但据墓志铭所载,安葬在这里的分明是一位伯爵,一位国公!
  这个发现,让在场工作人员均困惑不解。
  陡然间,一个历史学者发出惊呼。
  “朱兴宁,兴国公……兴宁伯!这是定国公沈瑄和兴宁伯孟清和的合葬墓!”
  兴宁伯?
  众人同时精神一震。
  兴宁伯,六百年前,助永乐帝成就大业,助大明开疆拓土、寻找海外之地的传奇人物。
  虽史料有载,然于后世而言,他的一生仍充满谜团,显得扑朔迷离。
  一生没有子女,也没有成婚记载。所得封赏更让后人感到疑惑。
  翻阅史料,言兴宁伯同命妇一并封赏的记载不下十处,历历在目。
  此中争议持续了几百年,历代学者都有论述。学术著作甚至多于建文帝失踪之谜。
  谜团未解,主持发掘工作的学者突然接到通知,发掘停止,回填-墓--穴。
  “老师,马上就能开棺,真要……”
  “不必多说,照我说的做!”
  众人再不甘心,也只得收拾工具仪器,退出主墓室。之前发掘出的文物也被留在墓室中,随着墓门关合,永远尘封在历史之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