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九十八 我有一个梦想(上)(1 / 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承乾究竟是出于什么心理做了这件事情,苏宁不知道,就在李承乾宣布为苏宁加官进爵以补偿他放弃权力的举动之后,李承乾又在没有和苏宁做任何商量的前提下突然宣布把已经二十多岁却至今没有婚配的皇妹临川长公主李淳下嫁苏宁,为苏宁平妻,择良辰吉日举行婚礼。
  一石激起千层浪。
  苏宁首先就懵逼了。
  他看着李芮涵难以理解的眼神,看着灵儿兰儿和武照还有一家子男女老幼奇怪的眼神,觉得浑身不自在,决定立刻去皇宫找到李承乾询问一下这究竟是什么原因,不是说好放我走了吗?为什么还要弄出这些个幺蛾子?要我带着公主去四处游历?!
  还有,为什么偏偏是……淳儿……
  没人知道那一天苏宁冲入皇宫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守门卫士也只知道苏侯爷进去的时候是一脸的纠结,出来的时候是一脸便秘,似乎发生了什么很让他感到郁闷的事情,他们不知道究竟皇帝陛下和苏……公爷说了什么事情,不过看起来应该不是坏事才对,因为在七天之后,似乎是皇家等不及了要把公主丢给苏宁一样火急火燎的举办了婚礼,准备之匆忙和速度之迅速超乎想象,又成了唐初最大疑案之一,让人们感到不解。
  ※£,w◆ww.太上皇的女儿,如今皇帝的妹妹,生母是地位仅次于长孙的韦贵妃,身份何等尊贵,就这样下嫁给了苏宁,居然还是以平妻的身份,虽然历史上不是没有过平妻的前例,但是。公主做平妻,是不是有些太过了?而且苏宁的正妻李芮涵郡主是否答应?是否有不高兴的地方?郡主的父亲李孝恭是否有过反对?是否同样不乐意?人们都不知道。
  八卦是人类的本能,在被无数大妈时代广为传唱之后,事情的本来面目已经不可追寻,大妈时代们把事情的真相毁的面目全非,让人不忍直视。所以后来有那么多各种各样的传说版本,也多亏了大妈时代们的传颂,唐初四大疑案中的公主案之所以如此欢乐,大概也就是如此。
  苏宁知道,他抵达皇宫的时候,李孝恭,李二陛下和李承乾三人都在,似乎料定了苏宁会过来,除了李孝恭满脸不爽之外。李承乾和李二陛下脸上都带着一种名为轻松的表情,李二陛下的表情好像是在说你小子是逃不了成为我女婿的命的,虽然十多年前没有成功,但是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应该是可以表示我如今的心情的。
  李承乾倒是解释了一下,说正好是因为这个事情的发生,否则他是绝对没有理由和胆量把公主嫁给他做平妻的,毕竟是公主。历史上虽然有平妻和左右夫人的例子,但是绝对没有公主什么事情。如果是寻常时节,百官一定不会认同,但是如今不一样,大家都以为苏宁是因为什么事情而放弃了权位,皇家想要补偿他,所以做出了这样的决策。朝臣和天下悠悠之口都可以被堵住,不会有人说三道四。
  至于李孝恭那里虽然很不爽,但是作为知道内情的为数不多的人之一,李孝恭没有反对,反正苏宁的嫡长子庆仁已经确定承袭传国三原侯的爵位。那么就算临川公主生下儿子,也不会把传国三原侯和苏家家主的地位给抢走,这是肯定的,所以既然如此,加上宫里面的传说,李孝恭也就认了,发生了这种事情,李氏家族内部也是极为矛盾,感情复杂,遇到了这种事情,谁还能淡然处之呢?
  至于李芮涵那里,还有其余的家人,对于此事好像都有些不太想要评论,本来家中遭逢大变,大家的心情都不好,苏宁的心情也很不好,那么多天来,大家的心情都比较压抑,连庆仁都没有想要继续作怪惹怒父亲,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个很温和的四娘为什么会突然消失,父亲为什么突然那么消沉,现在家里面突然传来父亲又要娶妻的消息,大家的反应似乎都不如想象中那样强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宁的心情可想而知了,继而又在婚礼之前的六天,回家之后的第二天,李承乾再次下诏让苏宁进宫,进宫之后,李承乾却没有接待苏宁,而是把苏宁送到了一个偏僻之所,苏宁一样就认出来这是十八年前自己和淳儿初次相见的地方,顿时苏宁就明白了,贞观四年的那一幕,或需要在这里重演。
  这里发生了什么,没有人知道,苏宁在这里见到了谁,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依旧没有人知道,史书上对于此事的记载甚为简略,只有“承和三年初,上以临川长公主尚苏宁”之记载,倒是民间传说又一次大放异彩,苏宁进皇宫和离开皇宫都被不少人看在眼里,他们发挥想象力,四处传说。
  而这些原始的传说被文人墨客们知道之后,文人墨客们发挥浪漫的天性和优美的文辞,继续渲染,渲染出了一番才子佳人式的传奇故事,居然还有人把这件事情算作了上辈子的缘分,木石前盟之类爱情故事,使人不得不感叹“人才在民间”这话是多么的正确。
  事情远没有那些传说说的那样曲折离奇,也没有文学艺术作品所描述的那么浪漫美好,苏宁倒是的确不知道另一个时空里嫁给了周道务且一生不离不弃的临川公主李孟姜就是淳儿,而且这个时空中,淳儿推辞了三五次李二陛下和李承乾为她的指婚,李二陛下和李承乾都不愿意逼她,但是一开始也不理解,得知了内情之后,倒也多了几分忧虑,而这一次,实在是天赐良机。
  虽然这样做或许对刚刚遭逢大变的苏宁有些不太好,但是李承乾和李二陛下是打着“害你丢了一个就还你一个”的想法,也为了心中再也装填不下别人的淳儿,这才有了这样的决策,苏宁没有反对,苏府也没有反对。于是,临川长公主下嫁一等秦国公苏宁的婚礼就在这之后第六天举行,长安城欢庆三天三夜。
  在那之后,苏宁就让家人整顿行装,准备离开长安城,离开长安城之前。苏宁去了很多地方,比如去了李泰的王府,去和名满天下的火药王爷告别,李泰很是舍不得苏宁的离开,因为苏宁一旦离开,他在很多问题上的疑惑就没有人能给为他解答,和他一起思考。
  蒸汽机的发明已经进行到了最后的试验阶段,只差一点点就可以成功,虽然距离实际使用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距离火车的出现或许还有一段时间,但是这已经是巨大的成功了,至少苏宁已经可以想象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可以看到大唐的轨道铺遍全国。
  苏宁笑着告诉他:“我们可以使用飞鹰联络,无论我在哪里,无论你在哪里,我们都可以利用飞鹰传书,你把你的想法和疑惑告诉我。我也把我的想法疑惑告诉你,纵使天涯海角。我们依然可以联系,我们依然可以一起研究,再者说了,你才二十多岁,我才三十多岁,我们还有好几十年。如果不出意外,每年春节我会回来,不过以后要是走远了,估计就回不来了,所以啊。你要快点把超级交通工具制造出来,让我可以方便的回来!”
  李泰一脸的自信:“放心吧,我三十岁之前,一定把它弄出来!”
  接着,苏宁和自己的一群小伙伴们道别,长孙冲,李震,程处默,尉迟宝林,李伯瑶,他们从天南地北的各地军中赶回到长安,他们接到了皇帝关于苏宁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大惊失色,全部都赶了回来,苏宁只是笑呵呵的拉着他们去醉仙坊喝了一顿酒,感受了一遍久违的兄弟喝花酒的快感,虽然大家都才二三十岁,但是都是从军之人,天南地北,谁知道下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谁知道还有没有下一次?交通落后的年代,第一次见面,也有可能是最后一次见面。
  杜荷远在罗马边境处屯兵备战,是在脱不开身,就派了王玄策赶回来慰问苏宁,薛仁贵也从辽东军里面赶了回来,一起喝了一顿酒,相互勉励了一下,然后挥手告别,苏宁告诉他们,不要懈怠,自己虽然的确是出去游历的,但是也有替代天子巡视天下的名分,遇到不平之事可以当机立断处理,不需要经过当地县府州府的允许,也有可能直接跑到他们的军队里面和他们相聚,顺便检查一下他们的军队有没有偷懒。
  最后,苏宁去了那些和自己关系最好的老家伙们的府邸,一个一个的给他们道别,给李世绩最后敬了一杯酒,给程咬金最后烤了一只羊,给牛进达最后烧了一次红烧肉,去军校瞻仰了英雄纪念碑,祭拜了忠魂祠,最后巡视了一遍军事大学,政法大学和格物大学,最后看了一遍长安城的美景,看了看随处可见的外国商人……
  事情都办完了,该走的总归要走,大家伙儿约定了,在同一天,一起离开,苏宁是决定先往南边走,看看南边曾经被自己改革过的地方现在如何,要去看看有没有官员和商户勾结在一起的现象发生,如果有的话肯定是定斩不饶,所以就不能和他们之间的某一些人一路离开了。
  苏宁带着妻妾,带着年幼的儿子和女儿,带着忠心耿耿的四大护卫和一群卫士,和所有兄弟好友在长安城外告别,从不同的方向离开了长安城,有往北去的,有往西去的,有往东去的,苏宁是往南去的,大家最后道了一声珍重,朝着不可知的未来而去。
  谁都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的,乃至于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尚且不敢确定,又有谁可以说自己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的呢?谁知道自己的路该怎样走?苏宁同样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他所能做的,也就是不断的走啊走啊,一直走到再也走不下去为止。
  从贞观四年走到承和三年,快二十年的历程,走完了贞观朝,成为了承和朝的重臣,苏宁觉得自己已经做到了很多人一辈子都做不到的事情,他相信后人在阅读这一段历史的时候,一定会在这段辉煌的历史中发现自己的身影,发现那么多超越时代的想法的提出之人是自己,知道贞观大革新的主要策划者是自己,知道未来的民主之路的奠基人也是自己。
  该做的都做了,不该做的也做了,还有什么是需要自己留在这里的呢?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