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0章 职位难安排(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即使阎-锡山亲自劝说,冯-玉祥也是这个态度,最多就是多说一句话:“我姓冯的还要几个人看家护院呢,总不能把军队都打没了,就剩下一个院子,那还不让野狗把我拖到外面给吃了?”
  气得阎-锡山差点就此翻脸,只是担心别人看笑话,这才把心头的怒火强行压下去。
  无论如何他们之间的隔阂是存在了,而且还越来越往深处发展。
  当傅-作义起义的通电到来后,阎-锡山固然气得七窍生烟,张-学良更是气得直哼哼,他不但认为傅-作义不厚道,辜负了他们的期望,他还恨阎-锡山识人不明,认为阎-锡山愚蠢透顶:就在傅-作义通电发来的前一秒,阎-锡山还在向部队下命令,要求他们严格听从傅-作义的指挥,声称他已经授权傅-作义可以对不听指挥者先斩后奏。
  奶奶的,阎老西这么做不就是要架空副司令吗?不就是要把东北军将领担任的那个副司令成为摆设吗?不就是让傅-作义成为那支援军的绝对指挥者,不就是让傅-作义可以独断专行吗?
  好了,现在看到结果了吧?人家根本不是指挥部队去解救被围的东北军的,而且带着部队去投奔敌人帮助敌人的,这下看你阎老西有什么话说。
  冯-玉祥吃惊的同时只能冷笑,偶尔也庆幸自己没有放弃主张,幸好没有听从阎-锡山的要求把西北军派过去,如果派了还不是一样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哼哼,我得好好问问他。对于傅-作义的投共有什么感想。
  三个人只忙于思考如何保存自己。根本就没有人去考虑占领东北的日本鬼子。
  ……
  处在前线的郭拙诚对于傅-作义的起义完全可以用又惊又喜又为难来形容。
  又惊又喜很好理解。毕竟这么多的部队一下子从敌人变成了自己的人,连带着他们所盘踞的地盘一下变成自己的领地,红-军的战线一下子从信阳伸到武-汉、合-肥附近,避免了无数的战斗,节约了大量的粮草弹药,也减少了老百姓的损失,这个结果非常好,当然惊喜了。
  可郭拙诚又有点为难。为什么呢?就是傅-作义以及他手下的一众军官的职位不好安排。
  如果是被俘的官兵那很好处理,无论是将他们投入监狱还是安排一点的职位,或者将他们遣散都行,他们都没有意见。当然,他们就算有意见也不会说出来,技不如人为之奈何?就是对他们刻薄一点,其他人也不会有意见。
  只有杀得太多的时候,别人才会说你凶残,说你残暴。将来在战场上很可能造成一点的影响,处理好了敌人在战败的情况下不会拼死抵抗。处理不好敌人就可能血战到底。
  而郭拙诚和红-军将领并不嗜杀,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可是。对于起义人员可不能这么草率处理,绝对不是杀不杀的问题,而是怎么尊重他们的问题。不但起义的军官们在看着,敌对阵营的人也在看着,特别是那些也有类似想法,也想起义的人在心里默默比较。如果处理得好,就能大大地带动其他人起义、投诚,如果处理不好,将来就没有人起义了。
  按照以前红-军的惯例,对于起义的军官都是保留原来的职位,很多时候他们的军队都保持原来的,让他们继续统领,即使对他们的部队进行改造,也要征求他们的同意,在重要职位上的安排要听从他们的。
  因为之前中央-军向红-军投诚的很少,团级以上成建制投诚的中央-军根本没有,中央-军更没有什么起义的,因此对于职位安排都没有什么为难的地方。
  可是现在就麻烦了,傅-作义是阎锡山这个伪总统任命的临时集团军军长,他手下还管两个军和好几个师呢,可是比军长级别还高的级别,拿到红-军这边,那就是比林总、彭总、郭拙诚的职位还高,几乎相当于朱总司令了。
  当然,这也与红-军这边的级别混乱有关,红-军因为人少,军队少,并没有设置什么集团军,最大的单位就是军团或者军了,而且现在的军还没有完全成形,还在组建当中。要知道中央红-军主力到达四-川时一共才三万多人,怎么可能组建什么集团军呢?条件不够。
  如果让起义过来的傅-作义保留原职,那就出现笑话:他的职位一下子就超越了林总、彭总等人。
  即使将傅-作义这个集团军看成是军级单位,他也将与林总、彭总平齐。将来全国解放了岂不是元帅一级的人物?虽然傅-作义在这个位置上将来肯定能立下战功,将来评元帅的时候也许众望所归,但现在他一下子占据军级职位对林总、彭总等人是绝对不公平的。
  现在林总也好,彭总也好,或者是郭拙诚也好,他们手下的一个师就能跟傅-作义这个集团军打成平手,时间越长,傅-作义的集团军实力就越弱,红-军的一个师就能最后将其击败。
  可以说,让傅-作义担任军级将领的话,除了有政治上的意义,不但对红-军的军级将领不公平,就是对红-军的师级将领也不公平。
  这些将领如毛润覃、粟-裕、刘-志丹等著名将领,虽然他们只是副军级或师级,但他们可是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为革-命奋斗了多年,他们对红-军的贡献可是无法估量,没有他们这些人舍身忘死地进行战斗,没有他们不计报酬地努力,中国革-命能不能坚持到今天都难说。
  傅-作义的贡献再大也只能说是锦上添花,并不能决定中国革-命的走向,决定不了红-军的生死。
  可将傅-作义的职位安排太低的也不好。因为傅-作义的安排可是一根标杆,是对今后其他起义将领的一种对照标准,将来有比傅-作义更高职位的,带更多军队起义的,怎么处理?要知道在中国比傅-作义职位更高的可不少,不但是军队还是政府。比如李-宗仁、白-崇禧、宋-子文、林-森、张-群……
  郭拙诚没有将矛盾上交,而是亲自找傅-作义谈了很久,推心置腹地谈。谈红-军对他个人的安排,谈红-军对整个起义部队的安排。
  让郭拙诚高兴而欣慰的是傅-作义很高兴地接受郭拙诚的建议,没有私心的他很同意郭拙诚设身处地地为他考虑,为他作想。
  傅-作义也是一个聪明人,知道自己起义过来是不可能担任军级职位了,人家辛苦了那么多年,又不是没有能力,凭什么一下子把最高职位交给你?自己将来要在这边呆一辈子,如果真的坐了一个人人眼红的位置,还不成了众矢之的?暂时的高兴只会换来一辈子的不安稳,也许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嫉妒的人给戕害了,到时候找一个诉苦的人都找不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