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想大家过于紧张,也不想给那三位压力。
  城里的宅子已经买好,三进宅子,边上一个两进的宅子也买了下来,算是自己孝敬给娘家爹娘的,年后两家人都要搬过来。
  娘家的爹娘跟着周玉兰学了做小馄饨,有自己秘制的调料,加上用筒子骨熬汤,味道很不错。打算开春搬来以后,出去摆摊。他们闲不住,开始不愿意搬进朗州城,后面还是周玉兰和周连江劝慰,他们才说出来担心。大儿子不用他们担心,可是小儿子还在念书,二老也不能常要大儿子俩人的银钱,他们也有自己的小家,想在乡里自己种田养活自己。
  知道他们的担心以后,周连江沉默不语,没有再说话,看着爹娘和弟弟那样,周玉兰才意识到什么,不管在什么年代,不管什么人都还是希望自己手里能拽着一些防身的银子。内心才有安全感,爹娘还有一个小儿子没有成家,多少希望能自己做点什么。
  和陈家父母不一样,周玉兰传递给他们的和周大嫂传递给周家父母的还是不一样的,所以陈家父母不一样,他们不担心。
  两进宅子算是周玉兰孝敬的,可是离住的宅子不远处的大街上有个小铺子买下来的银钱是周玉兰借银子买给娘家父母的。
  这笔银钱周玉兰当着两大家都人过了明路,就是周大嫂也说这银子一定要还的。绝对不能不还,自家占了小姑子多少便宜,心里有数,每次她回娘家,娘家的父母和姊妹都是捧着她。
  以前她嫁的很差,回去也不是很受欢迎,现在不一样了,回去娘家,兄嫂对待她的态度和以前完全不一样,她知道这些都是小姑子带给她的改变。
  在朗州城逛了许久,去酒楼吃完午饭以后才回家。
  三人不负所望,考取了德源书院,知道消息的时候,是三天后。榜单贴在书院外面,三人早早的就去看榜单。
  五年的时间,转瞬即逝,两家人在朗州府已经扎根下来。每年都会回去一次陈家村。
  家里的一年出来三位秀才公,陈家村和周家村来了不少族人,周围的邻居也知道两家是一大家。都是一家骨肉至亲,一年出来三位秀才。在这条街道还从没有出现过,热闹了很长一段时间。周玉兰也再生了一个女儿,前世的小花,这世名字可不是小花,而是陈芊羽。是位漂亮的小姑娘,很爱臭美,才两岁就知道每天都要和娘亲一样擦霜霜,要香香的,不香的不要。
  家里儿女齐全,周玉兰也没有打算再生孩子,这事她说了算。两个孩子抚养长大,好好教育好就行。
  陈子安(安哥儿)已经启蒙,开始在念书,现在也在德源书院,还是院长杨弼的关门徒弟。
  芊羽是娘亲的跟屁虫,天天跟在娘亲后面,“娘亲,羽儿要去摘花花。”
  “不行,花花不能摘,是做香香的。”
  “好吧,羽儿要去找小姑姑玩。”
  “去吧,去吧。”
  几年的时间,陈巧翠和周连江处出感情,周连江私下找姐姐说了这事。让姐姐问问姐夫一家人的意见,他很羞愧这些年自己没有挣到多少银子,可能不能给翠翠多少聘礼,还欠姐姐天大的人情,他觉得很不好意思。
  谁知道陈家人没有多想,只是问了翠翠本人的意愿,翠翠一句话,“但凭爹娘兄嫂做主。”
  那意思过来人都明白,就是愿意,两家一商量,请来媒人,定下婚事。
  现在家里的这一辈的都已成亲,都不是什么大家小姐,都是勤劳朴实,长相清秀的小家碧玉。陈家两兄弟成亲以后全部分家分了出去,暂且没有能力买宅子,还是住在一起,吃饭这些是分开的。
  宝石,宝鑫兄弟俩自己坚持分家,他们也不好意思总是让兄嫂养着他们。
  现在他们也有收入,每月抄书也有收入,还有秀才福利。
  还有他们的娘子也跟着翠翠学绣艺,贴补家用,和兄嫂住在一起,不用交房租,偶尔还能蹭饭,每月固定的三次聚餐都是在周玉兰准备的,她们帮帮忙就行。
  有时候还会给弟妹们送点布料,这几年周玉兰自己很少绣花,家里买了铺子和良田,铺子都是自己经营生意,周玉兰经营有方,赚了不少银子。偶尔还是会接一两件特别值钱的大件。
  如意绣坊就是她经营的生意,大部分绣品都是来自陈家村和小姑子已经娘家嫂子。兼卖布料和绣线,加上她还有几幅镇店之宝,朗州府的绣品,她家的是风向标。
  隔壁一家铺子就是她开设的成衣铺子,一部分绣娘都是她自己买来的奴婢,以后一辈子都跟随着她。她亲自教的她们,几年下来,现在是正好时。都能出来独挡一面,花样款式都是她亲自设计。
  她没有一家独大的意思,做生意,都要赚点,自己吃肉,别人喝汤也不能寡淡,得浓一点,才能相安无事。
  生活就是平淡如水,没有什么大风大浪,陈周两家在朗州府也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即使如意绣坊和如意成衣铺生意非常好。也不会引起大户人家的注意,毕竟还不是豪富之间,小虾米没有人会过度关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