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却说双林被坑掉了一大笔银子,一连数日都不愿意进王府,只流连在外头一连接了好几笔大生意,赚了一笔,才算平复了心情。而对于他数日不回王府,楚昭也似乎全不在意,放了他自在了许久,直到这日要爬山,才叫了他来伺候,数日不见,双林气色极好,加上大概在外头过得自在了,在楚昭面前也没从前那么拘谨了,说话应答都自如了许多,楚昭看着他说话时不经意扬起的眉峰,以及比从前更真实的表情,心里想着大概还是在外头养一养,这小内侍才鲜活生动起来。
  从前总是戴了一副阴沉沉的面具一般,老成谨慎,阴郁沉默,如今却总是不自觉地嘴角含笑,眉目带了一丝傲气,看人目光不再主动显示卑微一般的下视,而时常会大胆地直视于他,那双从前不让人注意的眼睛眸清似水,顾盼有神,多了的那几分神采和灵气让那张本来只是清秀的面庞,看上去已和常人大大不同,更有了一般奴仆都无法企及的气质。
  果然还是放养得对,自觉得自己是个一等一的好主子的楚昭更觉得心情好起来,加快了步伐。他们一行数人清晨便登山,直到日到中天,才终于爬到了传说中洛文镜寄居的道观,朝阳宫中,结果问了知客的小道士,那道士却道:“洛师叔今日到峰顶的望海堂去整理书籍去了。”
  楚昭一行在那道士指引下,又登了半个时辰的山,才终于到了那无虑山的峰顶,经过一上午的艰苦登峰,终于得以登顶,众人都不由地精神一振,豁然开朗。只见千峰万壑,尽在足下,白云仿佛生于足下,风吹云动,峰峦在云雾间忽隐忽现错落有致,使人有置身天上飘飘然之感,楚昭笑道:“果然是一览众山小了,却不知那望海堂在何处。”
  雷云四处展望指着一处破壁残垣,有些不确定道:“似乎是那里吧。”
  楚昭带着人转过去,看到一处看着本应宏大,却似乎年久失修的殿堂,门口挂着的匾额,果然写着“望海堂”三个字,门口一株擎天古松,亭亭如盖,后头掩映着一处二层小楼,楚昭等人走过去,听到有人在楼上曼声吟诗“安得读残十万卷,卧看东海自沧桑。”
  楚昭扬声道:“可是洛文镜先生?”
  声音住了,过了一会儿一个男子从楼上走了下来,身穿一件茧绸道袍,头上边戴一顶扁折巾,足登朱履,身材修伟而秀削,年纪四旬光景,生着修眉凤目,神清目朗,三缕清须,相貌飘然,手执拂尘,腰侧却佩着一个葫芦,举止风雅,看到楚昭等人,拱手打了个问询笑道:“小道洛文镜,客人从何而来?”
  楚昭上前施礼笑道:“在下楚昭,闻说先生足智多谋,潜心博古,今日特来拜访,还请先生赐教。”
  洛文镜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忽然笑道:“倒也是机缘巧合,殿下可知道,这里是何处?”显然他虽然隐居在山上,却已一眼看破楚昭的身份。
  楚昭面不改色,含笑道:“先辽古国东丹太子耶律倍酷爱闾山奇秀,购书万卷,置山之绝顶,筑书堂曰望海,想来便是此处了。”
  洛文镜看楚昭宠辱不惊,大笑道:“耶律倍贵为太子,却让皇位于弟,不得不隐居于此,与殿下如今之境遇,倒是颇为相似,只是耶律倍以天下让之,反糟见疑,不得不弃国出走,束书浮海,寄迹他国,最后卒于乱兵之中,让后人嗟叹不已,却不知殿下可欲效仿其人,当一个让国皇帝?”
  这话说得有些过分了,那耶律倍迫于形势将皇位让给弟弟,之后一再隐忍退让,却仍是被逼得远走他国,最后在乱兵之中被杀死,下场十分不好,而虽然后来其子孙都当了皇帝,还给他谥号让国皇帝,这样的典故在刚刚被废了储位的楚昭面前说出来,却不免有了讽刺之意。
  楚昭身后何宗瑜脸上都微微变了色,楚昭却面不改色笑道:“子非鱼,焉知鱼不乐?”
  洛文镜哈哈一笑,又上下打量了楚昭一番道:“殿下,非常人也,若是再经历些事,动心忍性,来日必成大业。”
  楚昭仿佛对那意有所指的大业毫无触动,并不接话,却只笑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王如今藩领一地,则只为这一地百姓谋求福利,曾拜读过先生诸多著作,不知先生可有教我?”
  洛文镜又十分意外看了看风华卓然却十分谦虚温和的楚昭一眼,笑道:“辽东一代,天气虽苦寒,却因物产丰富,此地百姓颇为富饶,然而此地尚武,文风不盛,教化不兴,殿下若是要治理好此地,可从大兴文脉开始。”
  楚昭含笑:“先生金玉良言,不知可否屈尊到小王王府任职,小王愿以左相一职相待,时时得听先生高见。”
  洛文镜又笑了下,伸手指了指身旁这颇为破败的藏书楼道:“殿下请看这望海堂,曾有藏书万卷,却已毁于乱兵之中,曾有广厦高楼,却也破败如是,殿下若要大兴文风,从重建此藏书堂起,勉励辽东人向学之心,不知可否?”
  楚昭道:“先生既有此愿……”洛文镜却忽然伸手止住他的话,道:“殿下,无虑山险峻非常,重建所需砖瓦材料,都将耗费大量银钱人工,如若为了重建望海堂,而使藩地贸然加税,民伕伤病,则非我之所愿,却不知殿下能否不加税、不强征民伕,不引起民间怨言的情况下,重建望海堂?”
  楚昭微微蹙眉,却也知道此事绝难,否则也不会这望海堂被毁数年,也不能有人重建,这无虑山山势险峻,若是不强征民伕,只有以利动之,然而这样又必然涉及开支增大,他是主持修建过园子的,自然知道在这般绝峰顶上修建建筑,所需费用和民伕都绝非一般建筑可比,他没有一口答应,而是谨慎回答:“小王必将尽力而为,姑且一试。”
  洛文镜上下打量他一番,含笑道:“如此,小道便静候殿下佳音了。”说罢居然飘然而去,不再理会楚昭。
  洛文镜走远后,雷云已是十分不满道:“此人无礼倨傲之极,而且提的要求如此苛刻,殿下也太好性子了,居然如此容他。”
  何宗瑜却皱眉想了一会儿道:“殿下,重建耶律倍望海堂,此事若是办成,不仅能大兴此地文风,算是一件青史留名的大事,此外此事若是传入京里,也对殿下有好处。此计其实甚妙,只是这如何能做到不加税不强征民伕就修建好这望海堂,还需仔细周详。”
  他说得含蓄,众人却都明白,耶律倍当年隐居在闾山,一直隐忍退让,又有个让皇帝的美名,重建耶律倍的望海堂,自然是从另外一方面含蓄的表明楚昭甘心退让,淡泊明志的意思,这样自然能让京里的其他人甚至是还在皇位上的元狩帝放下戒心。
  楚昭点了点头,本想再说什么,一眼却看到双林虽然一声不吭站在租后,一双眼睛却早看出窗外头,显然外边风景更感兴趣,心下暗笑,便带了人走出望海堂,道:“难得登顶,我们不妨再游览游览,四处看看。”
  一行数人边走边游览,果然看了不少景色,又走到一处阁台处,上书观音阁三个字,何宗瑜笑道:“这想必便是那耶律倍的宠妃高云云所居之处了。”
  雷云奇道:“这人在这里住还带了妃子?”
  何宗瑜看他有兴趣,也乐得讲故事:“高云云猎户出身,又是汉女,传说因在闾山中射猎,与当时为太子的耶律倍相识,耶律倍见之忘情,便要纳她,高云云却不从,从闾山逃出,耶律倍念念不忘,四处追寻,在龙城找到她,再次求婚,高云云再次逃了,后来耶律倍又找到了她,却不敢再惊动她,直到某日高云云射雁落地,被耶律倍拾取落雁归还于她,高云云才终于感其痴情,嫁给他做了宠妃,之后一直陪着他隐居在闾山,又陪他离乡背井,弃国远走。”
  一个侍卫听了笑到:“这故事不通,耶律倍一国太子看中平民女子,哪家不是兴高采烈立刻将女儿送到太子身边,居然还三番四次的逃?不信不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