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3 / 3)
第二节安阳“隐居”
十一日,诏回籍养疴。公因项城旧宅,不敷居住,前在卫辉城外,购屋数十楹,即日契眷南行。宣统元年,春夏之交,公游览苏门百泉之胜,此地为宋邵尧夫、明孙夏峰两先生讲学之所,前清乾隆朝曾经驻跸。岁久,离宫别馆,鞠为茂草,惟清晖阁岿然尚存。公与徐世昌捐资修缮,旧僚闻风,争醵金协助。年余工竣,水木明瑟,亭馆幽深,俨然世外桃源焉。
五月,移居彰徳府北门外之洹上村。津门何氏先营别墅于此,公爱其朗敞宏静,前临洹水,右拥行山,土脉华滋,宜耕宜稼,遂购居焉。宅有小院,草创伊始,公莳花种竹,叠石睿池,点缀林亭,题名曰“养寿园”。公兄清泉公以偏废,自徐州道告归汴,公迎住西院,为延医调治,每值风曜暄和,兄弟扶杖同游,听莺钓鱼,颇极壎篪之乐。常弄舟小池,清泉公垂纶,公持篙立船尾。有好事者流传照相,遐迩请索,几无虚日。公生平一无嗜好,衣饰饮馔,初不请求。居官时,终日治事,僚属进见,则口与接谈,手仍批判。最恶贪渎之吏,劾治必严,其律己则甚洁也。归田后,出孝钦后所赐金,改缮亭馆,与宾僚赋诗为乐。其次子公子克文梓《圭塘唱和集》行世。所谓圭塘者,即公宅前横渡洹流之桥名也。公子十二人,长次两公子已出仕,三公子克良以下均在家塾读书,公延请中西名师,晨夕督课,功过赏罚,皆有定程。二年冬,清泉公捐馆,公痛雁行摧折,抑抑不欢者累月。时朝局纷如乱麻,明达之士,已知大乱将起,朝士多邀公出山,公默不应。三年八月二十日,公五十三岁诞辰,亲友治觞为公上寿,强而后可。不知鄂军起义,烽火照江,已先一夕,警报纷传矣。《容庵弟子记》卷四。
“袁既罢官,本欲归项城旧里,嗣因故宅不适居住,乃迁于彰德,出宦囊大兴土木。是地前临洹水,右抱行山,风景绝佳,不啻世外桃源也。每当风日暄和,袁偕其从兄世廉、弟世传扶杖河干,小步踯躅,或披蓑垂纶,俨然一退隐高士。有谓其在京供职之将领及军卒,凡与项城有密切关系者,皆托故辞职或退伍,陆续潜来彰德依袁。袁诘其故,则皆曰:‘吾侪向隶宫保麾下,感恩戴德,沦浃骨髓,然尔时似淡焉相忘。至公去后,继公而抚驭吾侪者,终不及公之深入人心。吾侪殆如孺子之失瞻依,公今放逐归里,吾侪安忍贪微秩而远睽颜色乎?’言已泣下,盖项城自小站练兵时,其对于部曲悉以权术的恩泽及人,以故士卒咸倾心效命。虽转任直督外,尚暇时恒招若辈温语抚循,故若辈心中第知有‘袁宫保’三字,并不知满清君主及国家也。袁闻众语,辄叹曰:‘尔曹既至,姑安之。’于是加以优待,凡将领薪资,咸按照其服务时支给,至兵士饷糈,亦如数予之。或拨田数亩,令其耕种,即以所得租金养赡其妻子。而从前司掌交牍者,亦闻风来归袁,咸畀以私家之记室,统计每月所需约三万余金,即于长芦余款匿报之二百万金项下取给焉。识者,可以知其蓄意矣。”(《袁世凯轶事》)
“袁世凯被载沣赶下台去,叫他回籍养疴。他并没回到原籍项城县,而是在河南卫辉府停下来,次年夏天再迁往彰德府。”
袁世凯在养寿园“彰德在太行山脚下,是京汉路经过的地方,交通十分便利。袁在城外洹上村筑有精舍,门前洹水流过,他架一小桥以通往来,题名曰‘圭塘’。他此时还不过五十来岁,却倚老卖老自称‘洹上老人’。他经常跟一批亲朋幕僚饮酒赋诗,刻有《圭塘唱和集》。有一天,他化装为渔翁,披上一件蓑衣,泛舟于烟波缥缈之中,特意拍了一张照片。他还作了一首诗,题曰《烟蓑雨笠一渔翁》,和者不乏其人。他把这张照片和诗集分赠给北京亲友。这些琐琐生活,看起来似乎无关宏旨,可是袁并不长于作诗,为什么下台后忽然要做起诗人来,还要拍摄这张怪模怪样的照片赠给亲友,当然别有深意。”
“他下台的时候,清政府派有武弁一人‘随身保护’。他知道他身后的这条影子是朝廷派来监视他的,因此特别加以款待,平日大鱼大肉,年节多加犒赏。这位武弁受了许多好处,在打报告时少不得美言几句,说他如何安于隐居生活,如何感激天恩,等等。袁觉得这样做还是不够的,于是又变戏法,一会儿装诗人,一会儿又装渔翁,以示闲云野鹤之身,并无政治野心。其实,这个大野心家无时无刻不在眼观四面,耳听八方。他跟庆亲王奕、北洋军各级将领以及英国公使朱尔典等人的关系,始终保持不断。他的老朋友徐世昌以及谋臣策士杨士琦、杨度之流,经常跟他暗通消息。他的大儿子袁克定在北京农工商部挂了一个右参议的官衔,事实上是他的‘驻京办事处长’。他家中设有电报房,经常跟各省督抚通电往来。他身边还豢养着一批幕僚清客,明里陪他饮酒赋诗,暗中替他出谋划策。”(《袁世凯演义》) ↑返回顶部↑
十一日,诏回籍养疴。公因项城旧宅,不敷居住,前在卫辉城外,购屋数十楹,即日契眷南行。宣统元年,春夏之交,公游览苏门百泉之胜,此地为宋邵尧夫、明孙夏峰两先生讲学之所,前清乾隆朝曾经驻跸。岁久,离宫别馆,鞠为茂草,惟清晖阁岿然尚存。公与徐世昌捐资修缮,旧僚闻风,争醵金协助。年余工竣,水木明瑟,亭馆幽深,俨然世外桃源焉。
五月,移居彰徳府北门外之洹上村。津门何氏先营别墅于此,公爱其朗敞宏静,前临洹水,右拥行山,土脉华滋,宜耕宜稼,遂购居焉。宅有小院,草创伊始,公莳花种竹,叠石睿池,点缀林亭,题名曰“养寿园”。公兄清泉公以偏废,自徐州道告归汴,公迎住西院,为延医调治,每值风曜暄和,兄弟扶杖同游,听莺钓鱼,颇极壎篪之乐。常弄舟小池,清泉公垂纶,公持篙立船尾。有好事者流传照相,遐迩请索,几无虚日。公生平一无嗜好,衣饰饮馔,初不请求。居官时,终日治事,僚属进见,则口与接谈,手仍批判。最恶贪渎之吏,劾治必严,其律己则甚洁也。归田后,出孝钦后所赐金,改缮亭馆,与宾僚赋诗为乐。其次子公子克文梓《圭塘唱和集》行世。所谓圭塘者,即公宅前横渡洹流之桥名也。公子十二人,长次两公子已出仕,三公子克良以下均在家塾读书,公延请中西名师,晨夕督课,功过赏罚,皆有定程。二年冬,清泉公捐馆,公痛雁行摧折,抑抑不欢者累月。时朝局纷如乱麻,明达之士,已知大乱将起,朝士多邀公出山,公默不应。三年八月二十日,公五十三岁诞辰,亲友治觞为公上寿,强而后可。不知鄂军起义,烽火照江,已先一夕,警报纷传矣。《容庵弟子记》卷四。
“袁既罢官,本欲归项城旧里,嗣因故宅不适居住,乃迁于彰德,出宦囊大兴土木。是地前临洹水,右抱行山,风景绝佳,不啻世外桃源也。每当风日暄和,袁偕其从兄世廉、弟世传扶杖河干,小步踯躅,或披蓑垂纶,俨然一退隐高士。有谓其在京供职之将领及军卒,凡与项城有密切关系者,皆托故辞职或退伍,陆续潜来彰德依袁。袁诘其故,则皆曰:‘吾侪向隶宫保麾下,感恩戴德,沦浃骨髓,然尔时似淡焉相忘。至公去后,继公而抚驭吾侪者,终不及公之深入人心。吾侪殆如孺子之失瞻依,公今放逐归里,吾侪安忍贪微秩而远睽颜色乎?’言已泣下,盖项城自小站练兵时,其对于部曲悉以权术的恩泽及人,以故士卒咸倾心效命。虽转任直督外,尚暇时恒招若辈温语抚循,故若辈心中第知有‘袁宫保’三字,并不知满清君主及国家也。袁闻众语,辄叹曰:‘尔曹既至,姑安之。’于是加以优待,凡将领薪资,咸按照其服务时支给,至兵士饷糈,亦如数予之。或拨田数亩,令其耕种,即以所得租金养赡其妻子。而从前司掌交牍者,亦闻风来归袁,咸畀以私家之记室,统计每月所需约三万余金,即于长芦余款匿报之二百万金项下取给焉。识者,可以知其蓄意矣。”(《袁世凯轶事》)
“袁世凯被载沣赶下台去,叫他回籍养疴。他并没回到原籍项城县,而是在河南卫辉府停下来,次年夏天再迁往彰德府。”
袁世凯在养寿园“彰德在太行山脚下,是京汉路经过的地方,交通十分便利。袁在城外洹上村筑有精舍,门前洹水流过,他架一小桥以通往来,题名曰‘圭塘’。他此时还不过五十来岁,却倚老卖老自称‘洹上老人’。他经常跟一批亲朋幕僚饮酒赋诗,刻有《圭塘唱和集》。有一天,他化装为渔翁,披上一件蓑衣,泛舟于烟波缥缈之中,特意拍了一张照片。他还作了一首诗,题曰《烟蓑雨笠一渔翁》,和者不乏其人。他把这张照片和诗集分赠给北京亲友。这些琐琐生活,看起来似乎无关宏旨,可是袁并不长于作诗,为什么下台后忽然要做起诗人来,还要拍摄这张怪模怪样的照片赠给亲友,当然别有深意。”
“他下台的时候,清政府派有武弁一人‘随身保护’。他知道他身后的这条影子是朝廷派来监视他的,因此特别加以款待,平日大鱼大肉,年节多加犒赏。这位武弁受了许多好处,在打报告时少不得美言几句,说他如何安于隐居生活,如何感激天恩,等等。袁觉得这样做还是不够的,于是又变戏法,一会儿装诗人,一会儿又装渔翁,以示闲云野鹤之身,并无政治野心。其实,这个大野心家无时无刻不在眼观四面,耳听八方。他跟庆亲王奕、北洋军各级将领以及英国公使朱尔典等人的关系,始终保持不断。他的老朋友徐世昌以及谋臣策士杨士琦、杨度之流,经常跟他暗通消息。他的大儿子袁克定在北京农工商部挂了一个右参议的官衔,事实上是他的‘驻京办事处长’。他家中设有电报房,经常跟各省督抚通电往来。他身边还豢养着一批幕僚清客,明里陪他饮酒赋诗,暗中替他出谋划策。”(《袁世凯演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