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都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我这会儿找上门来,是想请成先生帮我找一件东西。”宋逢辰放下手中的茶盏,开门见山。
  “宋先生既然都这么说了,那小弟我一定尽力办到。”成翰飞满口答应:“不知宋先生要找的是什么东西?”
  宋逢辰目光如炬:“玉玺——”
  第120章
  “玉玺?”成翰飞喝茶的动作一停, 抬头看向宋逢辰。
  玉玺,专指皇帝的玉印, 是御玺的俗称, 专业的称谓应当是宝玺。
  宝玺始于秦朝,由秦始皇创立,秦亡后, 宝玺制度被汉高祖刘邦全部继承下来,一直沿用到隋朝。
  根据汉代的记载,皇帝有六玺: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 天子行玺,天子之玺, 天子信玺。
  六玺的用途各不相同, 如任命朝廷官员,印‘皇帝之玺’;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
  传国玉玺(和氏璧)不在这六玺之内,它仅代表皇帝的正统地位。
  另有‘皇帝神玺’为镇国之玺, 藏而不用。
  以上八玺及其用途形成了后来所谓的‘秦汉八玺制’。
  到了唐朝,武则天称帝时,独出心裁地增加了一方“皇天景命有德者昌”神玺,八玺制变为九玺制。
  再到北宋, 增至十二宝,南宋则是十七宝。
  元末, 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号大明,改元洪武。继而北伐,元廷遁走漠北,传国玉玺至此遗失。
  从这以后,明、清两朝大量制作玉玺,以减轻传国玉玺的重要性。
  其中明朝玉玺为二十四宝,满清入关之后,除交泰殿二十五宝日常使用外,还供奉着‘盛京十宝’,刨去这些国玺之外,满清皇帝几乎都爱刻制私玺。
  尤其是乾隆皇帝,据传他一生共刻制宝玺达一千八百余方。
  所以玉玺的存世量还是极为可观的,加上眼下这个年代,国家在博物馆建设方面还是个空白,绝大部分珍奇的古董文物都散落在民间,因而要想找到一枚玉玺,说难不难,说容易却也不容易。
  好歹成翰飞是开当铺的,门路肯定不少,要不然宋逢辰也不会找上他。
  “宋先生怎么突然对玉玺有了兴趣?”成翰飞索性放下手中的茶盏,问道。
  宋逢辰搪塞道:“你也知道,我家那位就喜欢捣鼓这些文玩古董什么的,这不是再过两个月就是他的生日了吗,我想着给他准备一个惊喜来着。”
  “这样啊,”成翰飞挑了挑眉,“不知宋先生想要什么样的玉玺?”
  宋逢辰也不管成翰飞信不信,直说道:“清代的,最好是康雍乾三朝的。”
  “要多少?”成翰飞又问道。
  “至少三枚,国玺最好。”宋逢辰想了想,又说道:“越多越好。”
  反正这玩意多了也不膈手。
  听到这儿,又联想到宋逢辰的身份,成翰飞心底有了成算,虽然不清楚宋逢辰要这玉玺到底有什么用处。但他也是识趣之人,看宋逢辰的态度,明显是不想让人知道他的意图,因而他也就压下了深究的心思。
  成翰飞点了点头:“行,我找找看。”
  “那就麻烦成先生了。”宋逢辰也不白叫他帮忙,又说道:“正好,我家种的那株金银花前段时间又开了一茬花,得了些花苞,改天送点过来给成先生尝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