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莽荒地中海(3 / 4)
胡英杰的父亲胡汉山先是被西班牙人称呼为迪亚博罗,而后靠三次锡兰海战,也被不列颠人视为恶魔,作为他的儿子,自然以此称号为傲。胡英杰顺着李克铭的话尾,朝阿卜杜拉露齿一笑,被那冷森森的白牙惊住,阿卜杜拉两眼一翻,又晕了过去。
“会计,还懂拉丁语,北非海盗的事,地中海贸易的事,都应该知道一些吧,就留他一命。”
李克铭转念之间,就决定了阿卜杜拉的命运。
这桩“海上奇遇”,很快就变作了茶余饭后的话题,一直延续下来,成为海军圈子里的老段子。没几天后,李克铭的心思就已转到了萨丁尼亚王国,舰队与卡利亚里港口的接触表明,英华在地中海寻找盟友的打算就是空中楼阁。
“是啊,开通苏伊士运河至少要三十年的时间,任何一位统治者都不会为三十年后的画饼而牺牲眼前的利益。”
卡利亚里港内,李克铭在旗舰上揉着脑袋,觉得没带通事院的官员就来这里是桩绝大错误。不过他相信,即便是欧洲副院的蔡新,恐怕也没办法完成这么高难度的忽悠。
萨丁尼亚绝不会为三十年后的承诺,而让自己置身于法兰西和奥地利的怒火之下。鉴于赛里斯舰队的强大,卡利亚里港只能“被迫”为舰队提供补给,但关于赛里斯与萨丁尼亚的合作,这事真没得谈。
此时李克铭总算明白,为什么不列颠人会那么爽快地同意英华舰队在地中海活动,甚至不列颠人为什么会在苏伊士运河上摆出合作姿态,背后的小算盘,李克铭也已隐约猜及。
地中海与英华无关,英华在这里找不到盟友,东端是强敌奥斯曼土耳其,西端又是最恨英华的欧洲国家法兰西。南岸还是如杂草一般割不尽的北非海盗,就算苏伊士运河通了,英华也握不住这条航路的后半段,就如好望角航路一样。
“没有基础,确实没办法啊。”
李克铭重新审视自己这支舰队在欧罗巴的作用,他沮丧地发现,在这盘棋局里,他的舰队除了充当不列颠的棋子外,很难走出自己的步子。
“都督,那个阿卜杜拉说,米斯尔(埃及)的亚历山大港【2】还能通到尼罗河时,有不少阿拉伯商人从红海而来,载运丝绸瓷器贩卖到地中海。后来奥斯曼人统治了地中海南岸,而且亚历山大港与尼罗河的运河也断了,这条商路才中断的,阿卜杜拉的祖辈就是这条商路的中间商。”
胡英杰的报告引起了李克铭的注意,英华规划苏伊士运河还只是个概念,连详细一些的草案都没有。大致设想是自苏伊士北上,在疏浚埃及的古运河基础上开凿一条新运河。不仅工程量巨大,而且还没有可靠的环境保障。
埃及还在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之下,而奥斯曼帝国保守封闭,以阻断丝绸之路为国策,绝不可能允许东西方在它的腰眼下开辟新航路。因此英华的构想还得建立在跟奥斯曼人来场大决战的基础上,可行姓实在太低。
如果能找到柔和的切入点,那么这项工程也不是空中楼阁了。
如果能靠现有地理条件,开拓一条陆海兼有的贸易路线,比如说以苏伊士为起点,陆路通向开罗,再沿水路经亚历山大港入地中海,这样的路线,既不会大兴土木,又足以让埃及当地人分润到贸易利益,让当地人能顶住奥斯曼人的压力,这未尝不是一条可行的阴攻之策。
李克铭的想法渐渐成型,“亚历山大港?据说是欧罗巴上一代文明,马其顿王国的国王,在华夏战国年代,向东攻灭波斯,征服埃及和天竺,然后以他为名建的港口?”
胡英杰显然作了准备工作,摊开地图,指住地中海东端南岸的一个小点:“那里现在差不多已经荒废了,几乎就是个小渔村。”
李克铭决然道:“派一艘巡洋舰赶紧回里斯本通报通事院,让他们派人过来商讨地中海方略!他们不是正头痛苏伊士运河计划该怎么入手吗?”
他拳头砸上地图:“就从这里,亚历山大港开始!”
胡英杰年纪虽轻,也知拍马屁:“我觉得,这个名字该换换了,就叫……都督港?”
李克铭嘿嘿笑着轻锤胡英杰的肩膀:“要拍就该拍俐落点,为什么不直接叫皇子港或者殿下港?”
接着他敛容道:“苏伊士运河是改变东西贸易棋局的关键,握住这里,就能握住运河,这里就是彻底颠覆寰宇两极旧局之地!两千年前,西方人的亚历山大来了这里,成就霸业,现在该轮到我们东方人了。我们不仅要立下比亚历山大还宏伟的霸业,还要稳稳占住这里,不让霸业昙花一现!”
李克铭深沉地道:“这样的伟业,岂是我能背负得起的?我只是区区一个小卒,这地方,就该献给父皇!”
胡英杰豪情升腾,低低念道:“圣道……港?”
李克铭点头:“圣道港!”
胡英杰皱眉:“恐怕欧洲人,尤其是不列颠人,还会照他们的习惯称呼吧?”
李克铭冷哼:“那我们也取个不列颠名字,规定他们必须这么叫!”
圣道港,在欧洲被称呼为SaintDoor,这名字就是这么来的。尽管苏伊士运河建成后,这座港口不再复往曰“红海丝绸之门”的地位,但依旧牢牢被英华掌握在手中。当英华因中洲和天竺之变,丧失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时,这座城市也没有丢失。
“等我们握住了这里,跟红海就只有一墙之隔了,真希望岳胜麟在交卸红海都护前,能见到我们从北面而来。” ↑返回顶部↑
“会计,还懂拉丁语,北非海盗的事,地中海贸易的事,都应该知道一些吧,就留他一命。”
李克铭转念之间,就决定了阿卜杜拉的命运。
这桩“海上奇遇”,很快就变作了茶余饭后的话题,一直延续下来,成为海军圈子里的老段子。没几天后,李克铭的心思就已转到了萨丁尼亚王国,舰队与卡利亚里港口的接触表明,英华在地中海寻找盟友的打算就是空中楼阁。
“是啊,开通苏伊士运河至少要三十年的时间,任何一位统治者都不会为三十年后的画饼而牺牲眼前的利益。”
卡利亚里港内,李克铭在旗舰上揉着脑袋,觉得没带通事院的官员就来这里是桩绝大错误。不过他相信,即便是欧洲副院的蔡新,恐怕也没办法完成这么高难度的忽悠。
萨丁尼亚绝不会为三十年后的承诺,而让自己置身于法兰西和奥地利的怒火之下。鉴于赛里斯舰队的强大,卡利亚里港只能“被迫”为舰队提供补给,但关于赛里斯与萨丁尼亚的合作,这事真没得谈。
此时李克铭总算明白,为什么不列颠人会那么爽快地同意英华舰队在地中海活动,甚至不列颠人为什么会在苏伊士运河上摆出合作姿态,背后的小算盘,李克铭也已隐约猜及。
地中海与英华无关,英华在这里找不到盟友,东端是强敌奥斯曼土耳其,西端又是最恨英华的欧洲国家法兰西。南岸还是如杂草一般割不尽的北非海盗,就算苏伊士运河通了,英华也握不住这条航路的后半段,就如好望角航路一样。
“没有基础,确实没办法啊。”
李克铭重新审视自己这支舰队在欧罗巴的作用,他沮丧地发现,在这盘棋局里,他的舰队除了充当不列颠的棋子外,很难走出自己的步子。
“都督,那个阿卜杜拉说,米斯尔(埃及)的亚历山大港【2】还能通到尼罗河时,有不少阿拉伯商人从红海而来,载运丝绸瓷器贩卖到地中海。后来奥斯曼人统治了地中海南岸,而且亚历山大港与尼罗河的运河也断了,这条商路才中断的,阿卜杜拉的祖辈就是这条商路的中间商。”
胡英杰的报告引起了李克铭的注意,英华规划苏伊士运河还只是个概念,连详细一些的草案都没有。大致设想是自苏伊士北上,在疏浚埃及的古运河基础上开凿一条新运河。不仅工程量巨大,而且还没有可靠的环境保障。
埃及还在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之下,而奥斯曼帝国保守封闭,以阻断丝绸之路为国策,绝不可能允许东西方在它的腰眼下开辟新航路。因此英华的构想还得建立在跟奥斯曼人来场大决战的基础上,可行姓实在太低。
如果能找到柔和的切入点,那么这项工程也不是空中楼阁了。
如果能靠现有地理条件,开拓一条陆海兼有的贸易路线,比如说以苏伊士为起点,陆路通向开罗,再沿水路经亚历山大港入地中海,这样的路线,既不会大兴土木,又足以让埃及当地人分润到贸易利益,让当地人能顶住奥斯曼人的压力,这未尝不是一条可行的阴攻之策。
李克铭的想法渐渐成型,“亚历山大港?据说是欧罗巴上一代文明,马其顿王国的国王,在华夏战国年代,向东攻灭波斯,征服埃及和天竺,然后以他为名建的港口?”
胡英杰显然作了准备工作,摊开地图,指住地中海东端南岸的一个小点:“那里现在差不多已经荒废了,几乎就是个小渔村。”
李克铭决然道:“派一艘巡洋舰赶紧回里斯本通报通事院,让他们派人过来商讨地中海方略!他们不是正头痛苏伊士运河计划该怎么入手吗?”
他拳头砸上地图:“就从这里,亚历山大港开始!”
胡英杰年纪虽轻,也知拍马屁:“我觉得,这个名字该换换了,就叫……都督港?”
李克铭嘿嘿笑着轻锤胡英杰的肩膀:“要拍就该拍俐落点,为什么不直接叫皇子港或者殿下港?”
接着他敛容道:“苏伊士运河是改变东西贸易棋局的关键,握住这里,就能握住运河,这里就是彻底颠覆寰宇两极旧局之地!两千年前,西方人的亚历山大来了这里,成就霸业,现在该轮到我们东方人了。我们不仅要立下比亚历山大还宏伟的霸业,还要稳稳占住这里,不让霸业昙花一现!”
李克铭深沉地道:“这样的伟业,岂是我能背负得起的?我只是区区一个小卒,这地方,就该献给父皇!”
胡英杰豪情升腾,低低念道:“圣道……港?”
李克铭点头:“圣道港!”
胡英杰皱眉:“恐怕欧洲人,尤其是不列颠人,还会照他们的习惯称呼吧?”
李克铭冷哼:“那我们也取个不列颠名字,规定他们必须这么叫!”
圣道港,在欧洲被称呼为SaintDoor,这名字就是这么来的。尽管苏伊士运河建成后,这座港口不再复往曰“红海丝绸之门”的地位,但依旧牢牢被英华掌握在手中。当英华因中洲和天竺之变,丧失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时,这座城市也没有丢失。
“等我们握住了这里,跟红海就只有一墙之隔了,真希望岳胜麟在交卸红海都护前,能见到我们从北面而来。” ↑返回顶部↑